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 第197章 韩原之战

第197章 韩原之战(2/3)

与力量,进而为秦国日后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他相信,只有在维护中原地区稳定的基础上,秦国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抱负,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当秦晋联军抵达王城附近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即将展开。双方的士兵都做好了战斗的准备,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杀气。这场战斗不仅是对力量的较量,更是对智慧与勇气的考验。而秦穆公和晋惠公的决策,也将在这场战斗中得到验证,他们的行动将决定西周的命运,也将影响整个中原地区的未来走向。

    秦穆公十三年(晋惠公四年,前648年)的冬季,凛冽的寒风呼啸着穿过晋国的大地,仿佛要将一切生命都吞噬殆尽。干涸的土地上,裂缝如同大地的伤口,仿佛能听见大地因缺水而发出的痛苦呻吟。晋国遭遇了罕见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田野里一片荒芜,河流干涸见底,连往日奔腾的河水也失去了往日的活力。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境,饥饿与绝望在人们的心中蔓延。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晋国的大臣们无奈之下,派使者匆匆赶往秦国请求援助粮食。使者们带着晋国百姓的希望,一路风尘仆仆,心中充满了忐忑与期待。

    消息传至秦国,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抒己见,气氛紧张而热烈。丕豹站在一旁,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他似乎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劝说秦穆公不要给晋国提供粮食,反而要趁着晋国此时遭受饥荒、国力衰弱的时机,出兵攻打晋国。丕豹言辞恳切地说道:“大王,如今晋国大旱,国内民不聊生,百姓们连生存都成问题,正是出兵的绝佳时机。若此时我们发兵,晋国必定无力抵抗,我们不仅能够解晋国饥荒之困,还能一举扩大秦国的疆土啊。”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诱惑与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秦穆公听后,微微颔首,陷入沉思。他深知国之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战争的决策需要谨慎权衡。于是他决定亲自去征求公孙支和百里奚两位重臣的意见。这两位大臣都是秦国的栋梁之才,他们的意见对秦穆公来说至关重要。

    秦穆公首先来到公孙支的住所,将晋国大旱以及丕豹的建议一五一十地告知了公孙支。公孙支面容沉稳,略作思考后,缓缓地说道:“大王,饥荒与丰收本就是交替出现的自然现象。在这艰难时刻,晋国人民同样也在承受着苦难,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在饥荒中挣扎而不施以援手。若我们此时见死不救,不仅会被诸侯们诟病,也会失了秦国在诸侯间的道义。”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透露出一种对道义的坚守。

    秦穆公听了公孙支的话,微微点头,觉得颇有道理。但他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随即又前往百里奚的府邸,征询他的看法。百里奚听闻秦穆公的来意,起身相迎,然后坦然地说道:“夷吾虽得罪了大王,但他的百姓毕竟是无辜的。大灾大难面前,救助百姓本就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若因个人的恩怨而置百姓的生死于不顾,此乃大不仁啊。大王心怀天下,定会明白其中道理的。”他的言辞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与对仁义的坚守。

    秦穆公听了百里奚和公孙支的建议后,思虑良久,最终决定采纳他们的意见,给晋国提供粮食援助。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运粮行动开始了。水路之上,一艘艘装满粮食的船只如蛟龙般穿梭在波涛之中,船夫们挥汗如雨,奋力划桨;陆路边上,一辆辆装满粮食的车辆如长龙般蜿蜒前行,马蹄声、车轮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队伍从雍都(今陕西凤翔)出发,浩浩荡荡、源源不断地驶向绛城(今山西翼城东南),给处于困境中的晋国人民送去了生的希望。晋国的百姓们看到秦国送来的粮食,眼中充满了感激的泪水,他们高呼“秦国万岁”,这场伟大的运粮行动也被后人称为“泛舟之役”。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秦穆公十四年(前646年),命运的轨迹似乎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秦国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饥荒。秦国大地一片荒芜,粮食匮乏,百姓们也面临着缺粮的困境。秦穆公无奈之下,向晋国借粮食,希望晋国能够伸出援手,共渡难关。

    晋惠公与群臣就此事展开了激烈的商议。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压抑。虢射站在朝堂之上,目光坚定地说道:“大王,如今秦国也面临饥荒,国内自顾不暇,正是我们出兵攻打秦国的大好时机。若我们趁此机会,一举击败秦国,不仅可以获取他们的土地和财富,还能让秦国从此俯首称臣。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我们绝不能错过啊。”他的声音中充满了野心与贪婪,仿佛已经看到了秦国的覆灭。

    晋惠公听了虢射的建议,心中有些犹豫。他回想起秦国此前对晋国的羞辱,心中的怨恨油然而生。最终,他听从了虢射的建议,决定不给秦国提供粮食,反而准备趁机攻打秦国。这一决定,不仅违背了道义,也为晋国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秦穆公十五年(前645年),秦穆公对晋惠公的见死不救和背信弃义的行为怒不可遏。他决定亲自出兵攻打晋国,以教训晋惠公的无道。他任命丕豹为将军,亲自统兵出战。秦国的军队在秦穆公的率领下,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向着晋国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