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 第234章 攻势受挫

第234章 攻势受挫(1/2)

    宣州治所蛰无城,袁可立和周处听到龙誉城之事,也是吃了一惊。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秦军素以仁义闻名于世。

    虽说在两军对垒之时,大秦锐士从不会手下留情,但在战场之外,却真正做到了于民秋毫无犯。

    在风云县、雷县被攻破,龙誉城也成为孤城的情况下,秦国大军根本没有理由去挖掘齐国百姓祖坟,做出弃尸荒野之恶行。

    很显然,这计策必定就是齐人自己一手炮制。

    但袁可立等人知道没用,如今恐怕不仅仅是龙誉百姓,其余齐国百姓也必定会受此计影响,对秦人恨之入骨。

    “如今之计,你我二人身为宣州代州牧、代刺史,不可坐视不理!”

    袁可立很快便想到了方法:

    “急令刘黑闼、秦琼部,派出精锐驻守雷县百姓祖坟,秦军同样身穿缟素。

    我二人启程前往前线,和秦军一起修葺坟茔、大肆祭奠齐国百姓,并直言声讨掘墓弃尸者。

    如此,即便无法令全部齐人相信此事与秦军无关,但至少能让他们一部分人心中疑惑,不再群情激愤。

    另外再让人于齐国境内传播童谣,便说这是杭宣、苗巨贼喊捉贼之计,引得齐国内部猜忌。”

    周处听的连连点头:

    “不错,我等还可以大肆宣扬大王以往仁义之举,只要齐国百姓激愤之余,能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多少也能明白此事必有蹊跷。”

    袁可立叹息道:

    “话虽如此,但天下诸侯,除了我大秦之外,百姓大多识不得几个大字,容易受人鼓动。

    此计浅显,你我一看便能明白,但那些乡野庶民,却不会深究其道理,只会被仇恨蒙蔽。

    不得不说,使出此计者心思歹毒,且无所顾忌,深谙蛊惑人心之道。”

    当下,袁可立、周处二人也迅速抵达虬城郡阐县,在此之前,两人政令也已经传到前线。

    杨再兴、秦琼、刘黑闼、郭子仪,都已经派出士卒,对于原本齐国境内百姓祖坟严加防守。

    同时广发通告,尤其是秦琼、刘黑闼那边,亲自为雷县齐国百姓祖坟除去杂草,设立祭坛。

    这一行为,大大缓解了雷县百姓对于秦人的仇视。

    而后袁可立、周处两人,更是在杨再兴、郭子仪大军护送下,亲自抵达龙誉城外,设立祭坛,祭奠被毁去坟茔的齐人祖先。

    虽说杭宣、苗巨、齐鑫在城内鼓动下,不少百姓仍然对秦人仇恨不已。

    但至少在被秦军占领的原齐国城邑内,这种仇恨氛围大大削减。

    而且稍后一段时间,龙誉、海陵等齐国城邑街头巷尾处,不少黄口稚子开始吟唱童谣——

    “杭宣妙计掘祖坟,秦军败退风云县!”

    这乍听起来是夸杭宣智谋不俗,以掘坟之计击退秦军,但再一想就明白,原来是骂齐国百姓昏聩,被杭宣毒计给利用了。

    不得不说,袁可立这一招,比起之前修葺龙誉坟茔、设立祭坛的效果更好。

    不过短时间内,龙誉城却也被杭宣等人经营的铁板一块,雷县百姓之中,也是声音嘈杂,对于秦军的态度纷乱不一。

    秦国文武,暂时需要将精力放在如何稳定既有齐国故土之上,无暇继续进攻。

    ......

    七月,孙武派人在原本凉国与姜国交界地建造的大桥附近,试图横渡大河,建造浮桥,却被巡弋的凉国士卒发现。

    冒险渡河的百余秦军全军覆灭。

    而其余黑石郡、齐秀郡等地,秦军也尝试在墨河上建造浮桥,均以失败告终。

    至于建造船只渡河,那也行不通。

    凉国如今在墨河沿岸,不仅仅有军队驻防,还组建民团,互相设立哨所、巡逻小队。

    一旦发现秦军动向者,凉王索文山便会赏赐钱粮。

    因此凉国此刻可谓全民皆兵,让秦国根本无法横渡墨河。

    不过在关外,蒋琬已经成功建造数座大桥,姚符率领士卒在对岸筑造棱堡。

    落鹰关蒙恬也派出军队支援,让秦国得以在关外墨河西岸建造堡垒。

    只是关外大片荒原,想要步步为营,逐渐发现并抵近凉国北方通道,还不知道需要花费多久时间。

    这段时间之中,凉人肯定也不会坐视不理,必定会在北方通道处建造关城,扼守要冲。

    眼看今年过半,孙武也是上奏严洛,暂时对黑水关围而不攻,堵死凉国东出门户。

    同时在北面,继续步步为营 ,压缩凉国与北方各部贸易往来的空间。

    如此,虽然耗费时间漫长,但却能稳扎稳打,令凉国难以与其他诸侯、部落互通有无。

    当然,孙武还提出一个计策,那就是建造连环船,设法在短时间内以大量小船联结墨河两岸,然后派遣一支精锐迅速渡河,设立营寨。

    不过此计需要等凉国松懈之时,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