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444章 征粮

第444章 征粮(1/2)

    如果是正常情况下,姜维的建议几乎就是最优解。

    但刘谌却不愿采纳姜维的建议。

    魏国百姓已经被奴役了太多年,他们知道他们的苦难来自哪里。

    若是用这种方式来邀买人心,或许能够骗得了一时,但绝对骗不了一世。

    大汉好不容易在这些百姓们心中建立起一点信任,刘谌不愿意为了一时的困难去毁掉这些信任。

    现在的局面依然是魏强汉弱,而且这些百姓在魏国治下已经有几十年,有很多人根本就没有见过,甚至都没有听说过大汉。

    一旦让这些信任崩塌,那将来魏国进行反攻的时候,百姓们会站在谁那边可就难说的很了。

    “此举不甚妥当。”

    “天水土地本就不甚肥沃,本地百姓生存要比益州的百姓艰难的多。”

    “咱们既然已经夺回天水,那他们就是大汉的子民,对待大汉子民,朕理应一视同仁才是。”

    姜维闻言急道:

    “臣知道陛下爱民之心。”

    “可若是没有军粮以为后继,将来伪朝调大军前来,这些百姓岂不是又要落入贼手?”

    “长痛短痛,还望陛下三思!”

    李骧也开口说道:

    “是啊,陛下。”

    “大将军之言不无道理,天水百姓是大汉百姓,可这九州万方的百姓也是陛下的子民。”

    “请陛下切勿以一时之仁,毁天下百姓复汉之望!”

    廖化等人也出声附和。

    这一次,刘谌没有开口反驳。

    一个人这样提议或许有错,但是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说明自己的想法或许真的有问题。

    尤其是姜维和李骧他们,是见识过自己在蜀中的强硬改革的。

    在这种前提下,依然反对自己的决定,那就很值得商榷了。

    一直以来,刘谌对百姓秉持的都是一视同仁的准则。

    但刘谌也不是什么不懂变通之人。

    之前在蜀中推行土地改革的时候,不就是先在汉中推行的吗?

    此次北伐的基调是稳扎稳打,自己亲自出征,后方又是宗预和樊建等一干北伐派在支持。

    绝对不会出现像诸葛亮北伐时有人掣肘的情况。

    只要不出什么差错,那自己占领的地盘必然是稳步扩大的。

    可随着地盘的扩大和时间的推移,也必然会带来这样那样的变数。

    就比如这一次的益州水灾,是谁都没有想到的。

    虽说损失并不是很大,但多多少少也影响到了北伐。

    以后地盘扩大,那些新夺回的地方也出现灾害,又该如何?

    若是强行按照一视同仁的准则推行,必然会影响北伐的进度。

    想到这里,刘谌长舒一口气。

    “众卿言之有理。”

    “朕只是感念百姓艰难,不忍再掠财于民罢了。”

    “不过正如李卿所言,这天下九州万方的百姓,无不翘首以盼大汉天兵。”

    “朕若是因一时之不忍,而毁天下百姓之望,岂不是有罪于国家!”

    “今年就按照往例征粮吧。”

    “苦一苦百姓,骂名朕来担!”

    姜维等人肃然动容,纷纷起身道:

    “陛下怜民之心犹如怜子,天下百姓必然能体会陛下用心之良苦!”

    刘谌抬手制止了姜维等人的吹捧:

    “不过咱们终究是要和伪朝有些不一样的。”

    “况且朕已经让姜筠在天水各县推行汉法,朝令夕改是取祸之道。”

    “今年的粮食可以按照往例去征,但这实属权宜之计。所以要给百姓们一些补偿。”

    “赋税在按照大汉制度计算后,多出来的那些用高出市价一成的价格来收购。”

    “同时告诉百姓,今年多收上来的赋税会按照相同的数量减免在明年的赋税当中。”

    李骧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虑之色:

    “陛下,臣听闻几个通商城市的税收锐减,若是再拿出来些补贴给本地百姓,臣担心钱会不够用。”

    刘谌道:

    “这个倒是无妨。”

    “朕会给成都去旨,让樊建把因为交易锐减而积攒的货物,如盐、布之类的东西运到这里。”

    “接下来一段时间,估计附近州郡很难有货物运到天水来,咱们的东西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档。”

    “那些钱不就又流通回来了。”

    “还有一点别忘了,这些粮食要在收上来之后,再告诉他们朝廷出钱收粮和抵消赋税的做法。”

    “总之,要尽可能的减少这次征粮对咱们的影响。”

    既然刘谌有后续打算,李骧自然也不再多说:

    “臣这就去办!”

    等到李骧离开之后,姜维也开口询问:

    “敢问陛下,那些俘虏如何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