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441章 军中感悟

第441章 军中感悟(1/2)

    姜维带着一队兵马奔甘谷而去。

    廖化则留在天水,以防万一。

    “陛下,上邽守将名叫郭豫,乃是伪朝贞侯郭淮之侄。”

    “臣料其不能来降。”

    在姜维离开之后,刘谌向姜筠询问了附近的兵马驻守情况。

    上邽这个要地当然也在刘谌的询问范围之内。

    刘谌点了点头,和天水姜氏不同,太原郭氏是魏国死忠。

    那个郭淮早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便跟随曹操,后来也受到曹丕、曹叡等的重用。

    故而忠心耿耿,想要劝降的难度极高。

    不过刘谌倒也没把他放在心上。

    上邽的位置确实重要,但却需要有天水作为后盾。

    如今天水已经落入大汉手中,上邽归附是早晚的事情。

    就看他郭豫是死守还是遁走了。

    就在这时,李骧捧着一摞写满了字的纸走了进来。

    李骧只是看了姜筠一眼,姜筠便立刻说道:

    “臣先行告退!”

    刘谌见状抬手拦住了姜筠:

    “无妨,姜卿也留下来听听。”

    姜筠闻言心中大为感动。

    李骧如今担着北伐大军的参军之职,官位虽然不大,但却是天子近臣。

    姜筠以为李骧拿来的是某地军务,自己是新降之人 ,所以才会下意识的想要回避。

    没想到陛下竟然不避自己。

    李骧闻言不再有异:

    “陛下,这些是前些日子陛下让那些将士们书写的感悟。”

    “臣稍作筛选后,选出这几十份呈陛下御览。”

    刘谌从李骧的手里接过这些纸后,便开始翻阅起来。

    眼里也逐渐露出满意之色。

    虽然几百份才挑选出来这么几十份。

    可对于平均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汉军士兵来说,已经是殊为难得了。

    “姜卿也看看。”

    刘谌把已经看完的感悟递给姜筠,姜筠赶紧双手接过。

    谁知道一看之下,当时就愣住了。

    原本以为李骧拿来的是什么军国大事。

    没想到竟然是一群士兵写的感悟。

    而且这感悟正是前两天帮助天水百姓收割粮食的事。

    姜筠当然知道这是刘谌在邀买人心,否则自己也不会降的这么痛快。

    可是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感悟的?

    而且还写了这么多。

    可当姜筠看完上面写的东西之后,瞬间就瞪大了眼睛。

    能做到一郡太守,当然有他的长处和见识所在。

    姜筠立刻就从这些感悟里面看到了起码两条东西。

    第一,刘谌铁了心的要把陇西四郡完全变成大汉的土地。

    第二,刘谌打算改变以往士兵对待百姓的态度!

    第一条倒还好说,刘谌身为大汉皇帝,自然是要恢复故土的。

    可第二条就有点可怕了。

    自古以来,匪过如梳,兵过如篦。

    有时候兵患更甚于匪患。

    尤其是在乱世的时候,为了安抚士兵和增强他们的战斗力,除了平日里的奖赏外,还要有额外的赏赐。

    可当官的哪里有钱,于是不知什么时候起,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

    那就是允许当兵的对敌占区的百姓进行劫掠,所劫掠的东西一部分归公,一部分归上官,一部分归自己。

    这种不成文的规矩,也成了当兵奋勇向前的动力。

    有时候这些士兵甚至会在兵败之时对自己人下手。

    也是为了安抚士兵和重新凝聚士气。

    同样的,能够约束住手下,不劫掠百姓,不屠城,少说也能有个当世良将的赞誉。

    然而在这些感悟当中,姜筠看到的最多的一条就是“如我父母”!

    什么叫如我父母,这些士兵们看到那些辛苦劳作的百姓,就想起了自己家里的老父老母。

    面对着这些如同老父老母一般的百姓,试问又有谁能举得起手中屠刀?

    而这,还只是这些感悟中的冰山一角罢了。

    太可怕了!实在是太可怕了!

    姜筠下意识的抬起头看了刘谌一眼,正好撞上刘谌望过来的目光。

    一时间,刘谌在姜筠心中的形象如山如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 !

    “姜卿,这些感悟如何,可入得了卿眼?”

    姜筠闻言将手中那些纸一收,俯身拜道:

    “臣此前虽事伪朝,但也曾闻昭烈皇帝以民为本之言。”

    “今日得见此书,方知陛下爱民之心犹胜昭烈皇帝!”

    “陛下天恩如此,必能重振河山。”

    “臣能追随陛下,是臣之幸事!”

    如果说之前姜筠投降刘谌,只是觉得对方兵力强过自己,且自己已被牵弘等人所疑,是为了求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