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刚刚聚拢到一起就出现这样的事情,着实是对士气有一些影响。
所以在场的人大部分都是站在朱铭这边的。
因为崔氏出身清河崔氏,不与益州本土世家相融。
其到达益州不过百余年的时间,且又常以诗书世家自居。
除了吸引到王氏这样同为读书人的家族之外,本身并没有多大势力。
此次将其裹挟其中,本就是顺手为之。
没想到这会儿却说出这样有失士气的话。
“我等举兵,并非真心要谋反,不过是为了对抗朝廷之不公。”
“好让陛下知道这天底下的事,并非是他所能一言而决的。”
“还得靠咱们这些豪族之人!”
“当年光武帝就是借助豪族之力,才能够击败篡贼王莽,重建大汉江山。”
“如今陛下不效仿光武帝之举也就罢了,还想要动摇咱们的根基。”
“此等自绝于天下人之举,岂是明君所为?”
王悦人眼见场上气氛有些不对,于是赶紧开口,想要缓和一下气氛。
果然,在王悦人的一番话后,场上大部分人的脸色都有所缓和。
只有朱铭和雍良等人嘴角露出一丝不屑。
读书人的嘴,果然是骗人的鬼!
造反就是造反,何必要当了婊子还立牌坊。
等到夺了这大汉江山,是非对错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只是王悦人有心打圆场,在场的人也不会不给他面子。
因为王氏可是实实在在的益州本土世家。
“王兄言之有理,眼下朝廷大军估计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咱们更应该同心协力才是!”
在众人的附和声中,这次的小小风波才算是彻底平息。
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这边的风波才刚刚平息,立刻就有人前来汇报。
说朝廷起大军数万,在霍弋和董厥的带领下,兵锋已经到达建宁!
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在场的人心中顿时咯噔一下。
霍弋治南中多年,人的名树的影。
而董厥则是从兴汉二年开始,就一直在犍为等郡,替朝廷清点人丁。
并且和地方上的世家多有摩擦。
自己这些人起兵,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于董厥。
没想到朝廷竟然派这两个人前来对付自己。
“怕什么!”
“现在朝廷北边需要提防魏国南下。”
“东边需要提防吴国西进。”
“就算是调兵前来,又能调多少?”
“咱们手中所有兵马相加足有八万之众。”
“且兴古、牂牁等地易守难攻。”
“之前咱们就已经向孙皓示好,他可是在刘谌手里吃了好几个暗亏。”
“我可不信他没有对付刘谌的心思!”
“那北边的曹魏同样也对汉中虎视眈眈。”
“只要咱们这边能顶住压力,用不了多久,他刘谌就要面临三面受敌的局面。”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在朱铭的一番分析下,场面上的人的心态重新稳定了下来。
没错,只要吴国和魏国得到消息 ,一定会出兵攻打汉中和成都的。
到时候他刘谌就会自顾不暇,又哪里有精力顾得上自己这些人!
这么一看,确实是形势大好啊!
而雍良显然并没有那么乐观,他知道这不过是朱铭为了增强众人信心的话罢了。
当年自己祖父雍闿和朱铭祖父朱褒起兵的时候。
局面要比现在乐观的多。
还不是被诸葛亮一战而定。
现在唯一能够庆幸的是,诸葛亮早就已经死了。
他的儿子同样也死了,弟子姜维又被锁在汉中不得动弹。
这一次,只要真的能拖到魏吴两国进攻大汉,自己这边就稳了!
但是在此之前,还是要打出一些局面来,让朝廷的兵马不敢轻举妄动才是。
想到这里,雍良开口说道:
“悦涛何在!”
戴鲁闻言,立刻挺身而出:
“末将在!”
“朝廷兵马前来,估计会直奔且兰而来。”
“你速速带兵前往夜郎,伙同何将军一起,挡住朝廷大军!”
“记住,不求你们杀敌,只要守住夜郎,事后便是大功一件!”
戴鲁闻言,躬身领命。
随即便率领各家私兵和那些前来相投的蛮兵一起,火速赶往夜郎。
而在戴鲁走后,雍良继续吩咐道:
“眼下朝廷大军已经到达建宁,虽然对咱们来说压力不小。”
“但反过来看,未必不是一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