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之季汉演义 > 第291章 危机来袭

第291章 危机来袭(1/2)

    十月,当又一批商税送到成都的时候。

    刘谌发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

    和以往相比,这批商税的数量增长了好几成不说,里面他国新铸直百钱数量明显的多了起来。

    当初新铸直百钱发行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会遭到魏吴两国仿制。

    而当时的刘谌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因为金银天然就是货币,只要成色足够,货币就没有仿制一说,它就是真钱!

    而且刘谌也希望借着这个机会,把大汉新铸钱的名声打出去。

    毕竟大汉新铸直百钱专美于前。

    剩下的做的再好也只是仿制者。

    所以刘谌并没有让糜照他们禁绝这种仿制钱的流通。

    甚至还会故意用两国之前的钱做比较。

    这种做法也确实收到一些成效,尤其是在吴国。

    新铸直百钱在商业上的流通相当好。

    当初向吴国买船,就是用的新铸直百钱支付的。

    可是现在这些钱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还基本都是魏国那边过来的。

    刘谌瞬间就察觉到了这里面有问题。

    因为大汉能够卖出去的东西很少。

    蜀锦和川盐之外,也就多了桑皮纸和楮皮纸这几种东西。

    根本不可能对外形成这么大的贸易量。

    如果是一般人,多半不会注意到这个问题。

    对于他们来说,贸易的增长带来的是经济效益的增加。

    家产也会随之变得更加丰厚,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上升到国家层面上,那就未必是好事了。

    涌入的货币增多,必然会带来物资的大量外流。

    从而会引起物价的上涨。

    而单一的物价上涨,必然会带来更大范围的经济波动。

    进而影响民生。

    说白了就是经济危机!

    只是经济危机这种东西,只应该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

    从秦汉到明清,那可一直都是封建主义社会,是小农经济模式。

    根本就没有资格出现经济危机。

    唯一的解释就是有人在故意针对自己,针对大汉!

    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只有北方的曹魏!

    他想借着强大的国力,硬生生的压死大汉!

    原本刘谌想借着曹魏和吴国开战,以及内部分裂的时机,赶紧偷一波发育。

    没想到魏国还是能够想出对策来!

    果然还是不能小瞧天下人。

    一瞬间,一股很久没有出现的危机感再次涌上了刘谌的心头。

    大量新铸钱的流入,意味着有大量的蜀锦卖出。

    而蜀锦的大量卖出必然会引起商人们的疯狂追捧。

    可是益州一年蜀锦的产量是有限的。

    哪怕自己曾经为了安排那些上庸逃难过来的百姓多设置了好几个纺舍也起不到平抑价格的作用。

    蜀锦的稀缺必然会引起价格的上涨,使得百姓们开始追捧种桑养蚕。

    同时也会引起别的物价的上涨,进而影响到粮食的价格。

    大汉土地有限,多出来的粮食还要存储起来以备将来北伐之用。

    而吴国因为身陷和魏国之间的战事得原因,也不可能往外售卖粮食。即使售卖数量也不会太多。

    如此一来,魏国就可以凭借着这些新铸钱,轻而易举的拖垮大汉!

    刘谌突然意识到,如果这次自己处理不好的话,好不容易维持起来的大汉会再次陷入分崩离析当中。

    因为这些蜀锦和川盐,早就在登基之初,就被自己以筹措粮食的名义,瓜分给了益州的各个世家!

    自己能意识到这件事给大汉带来的危害,那些世家之人未必能够 意识到。

    或者说,即便他们意识到,也不会放在心上。

    因为这些 世家的手里有土地,有粮食,还有人口。

    就算大汉因此分崩离析,也丝毫影响不到他们手中的利益。

    到时候无非就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脉络,换一个皇帝效忠就是了。

    “呼~~~!”

    刘谌深深的呼出一口浊气。

    立刻命人将樊建叫来。

    等到刘谌把自己想到的这些危机讲给樊建听后。

    樊建的脸上也瞬间露出了动容之色。

    当初刘谌定下这条计策的时候,樊建就曾经向刘谌提出自己的担忧。

    只是后来的一系列发展太过于顺风顺水。

    以至于樊建自己都快要忘了这件事。

    没想到如今这个担忧变成了现实。

    大量的货币涌入大汉,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拉动大汉经济。

    但是人终归是要吃饭的,而不是吃这些金银铜。

    这么多的钱搞出来,又能有什么用?

    可眼下显然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