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 > 第556章 霍亨索伦家族

第556章 霍亨索伦家族(1/2)

    在盎撒人的协助下;

    弗朗茨·约瑟夫组建了流亡政府,开始想办法联络奥地利国内的势力;

    准备配合联盟,也在关键时刻,可以联络奥地利贵族,完成复国。

    而盎撒帝国也召开了正式的伦敦会议,多国签订合约;

    正式组建了同盟。

    当然;

    这个同盟中,没有奥斯曼帝国。

    因为盎撒人选择了沙俄,就只能放弃奥斯曼,这两国只能二选其一。

    ——

    1880年8月;

    维也纳;

    在原来奥匈帝国的皇宫之中,一个五十多岁,穿着一身血红色军服,留着两撇胡子的将军;

    正在批阅着厚厚一沓文件。

    此人乃是德意志帝国陆军元帅,皇帝威廉一世的侄子,腓特烈·卡尔亲王。

    这场德奥之战;

    后方由总参谋长老毛奇策划,前线由他主导指挥。

    曾经也到大夏帝国陆军学堂参观交流过。

    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他统帅的军队,都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腓特烈·卡尔以其无情和冷酷,赢得了血王子的绰号。

    要不说普鲁士能成事呢!

    其国内不止涌现出一大堆军事统帅,如毛奇、施利芬、鲁登道夫、兴登堡等大才;

    王室的王储腓特烈·威廉和亲王腓特烈·卡尔都是优秀的统帅。

    “卡尔叔父,听闻搅屎棍盎撒人邀请法兰西和沙俄到伦敦举行会议,恐怕会是针对德意志而来。”

    他旁边侍立着一个二十余岁的年轻人,穿着华丽的军服。

    乃是德皇的长孙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阿尔伯特·冯·霍亨索伦,未来的威廉二世。

    “若是两国向德意志宣战,那将是灾难!”

    他自幼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此战把他丢到前线,这是霍亨索伦的传统。

    霍亨索伦家族的发展,非常励志。

    数百年从一个城堡,通过数百年无数战争,消灭、兼并,逐步蚕食发展壮大。

    最终一统德意志。

    只有这种战场的铁和血,才能铸就统一大国;

    而不是哈布斯堡那种在床上,通过联姻维持的松散国家。

    德意志帝国人口约4500万人,有常备军22个军团,合计四十多万;

    其中18个普鲁士王国军团,军队38万人左右,分为三大军团长统领;

    巴伐利亚王国、萨克森王国、符腾堡王国各一个,以及巴登、黑森等大公国联合组成一个,军队合计十万不到。

    此次德奥战争;

    除了防守东线、西线的第一、第三军团外;

    元帅腓特烈·卡尔亲率第二军团20万大军,并节制各王国、公国军队,总计不到三十万进攻奥匈帝国。

    这十年向大夏帝国学习削弱政策,现在德意志联邦帝国内,组成如下:

    普鲁士王国,占帝国65%的领土和人口,实际控制帝国政策。

    巴伐利亚王国,属于第二大邦国,保留独立军队、邮政和外交部分权力。

    其余各邦,只能保留内政、教育等自治权,但军事、外交、关税由帝国中央统一管理。

    “小维克多,东方有句俗语,为将者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要冷静!”

    血王子抬头看向这个侄子,未来可能继位德意志皇帝,语气严厉。

    “国家总方略自有毛奇总参谋长思考,作为前线部队,只需完成总参谋长制定作战目标即可!”

    这是卡尔这二十年总结的经验,战场上一往无前,擅长攻克大型要塞和消灭对方野战主力。

    这一战;

    奥匈帝国军队数量如下:

    直属中央政府,由皇帝统帅,的主力部队约30万。

    奥地利地方军约5万;

    匈牙利地方军约10万。

    组成非常复杂,导致军队不能凝聚成一股绳。

    奥匈帝国

    匈牙利;

    自从被吞并后,就陷入了强权统治之中,他们在奥地利人统治下;

    人权地位低下,受到歧视,两族人民之间的矛盾激烈,几乎不可调和。

    匈牙利人数次揭竿而起,公然反对奥地利的残暴统治,都被镇压下去。

    为了解决这个隐患;

    奥地利统治阶层找到匈牙利贵族,希望通过谈判、提高匈牙利人地位,以安抚他们的情绪,避免再次爆发大规模的起义。

    匈牙利贵族抓住机会,提出建设“二元帝国”的要求。

    所谓的二元帝国;

    就是在同一个君主的统治之下,衍生出两个国家的治理模式。

    两国之间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连军队都能有一部分地方军。

    此时的奥地利,已经不再拥有大量德意志人作为倚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