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 > 第495章 黑山军的出路在何方?

第495章 黑山军的出路在何方?(1/2)

    太行山深处。

    张燕独自站在一处突出的岩石上,俯瞰山下营地。

    营帐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的身影在篝火间穿梭,显得忙碌而紧张。

    远处,山脉连绵起伏,如巨龙盘踞。

    暮色将至,天际线被染成一片血红。

    他紧皱眉头,双手背在身后,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最近一连串的坏消息传来。

    “青牛角部被攻陷,全军投降......”

    “黄龙渠帅自刎,城关被攻陷......”

    “李山部被击破,残部逃入深山,不知所终......”

    “赵胜部投降了并州军......”

    每一条消息都如同一记重锤,敲打着张燕的心。

    想到这里,张燕面色不变,只是眼中闪过一丝痛楚。

    黄龙是他的结义兄弟,曾与他共同举起黄巾旗帜,立誓改天换地。

    如今,却只剩下一具冰冷的尸体,和一座失守的城池。

    李山,曾经最勇猛的将领,如今也败了。

    赵胜,他最信任的渠帅之一,居然投降了并州军。

    张燕能够感觉到,并州军,正在一点点收紧包围圈。

    张燕仰头望向暗淡的天空。

    昔日黄巾军起义时的豪情壮志,如今只剩下苦涩的回忆。

    那时,他们高举“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旗帜,誓要推翻腐朽的汉王朝。

    可如今,大多数兄弟已经长眠地下,剩下的,不是被俘,就是逃亡。

    而他张燕,带着黄巾军残部,躲在这太行山中苟延残喘,建立了黑山军。

    如今,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势力分崩离析。

    “将军!”一个焦急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张燕转过身,看到他的副将正气喘吁吁地向他跑来。

    副将的铠甲上沾满了尘土,脸上还有未干的汗水。

    “说。”张燕简短地命令道。

    “将军,我们该撤退了!”副将焦急道,额头上的汗珠滚落,混合着灰尘在脸上划出一道道痕迹。

    “并州军很快就会合围于此。我们的粮草不足,如果被围困很难突围。”

    张燕没有立即回答。

    他再次转向远方,眼神扫过四周连绵的山脉。

    太行山,曾是他的避风港。

    可如今,他却要离开这里。

    张燕的心头涌上一阵苦涩。

    他想起当年参加黄巾起义时的情景,想起与兄弟们踏上征程时的豪情,想起攻城略地时的得意。

    如今,那些记忆如同风中残烛,摇曳不定,随时可能熄灭。

    “命令下去,准备向冀州方向撤退!”他终于做出决定,声音沙哑如砂纸摩擦。

    副将松了一口气,立刻转身去传达命令。

    营地顿时忙碌起来。

    士兵们收拾营帐,打包粮草,准备武器。

    帐篷被拆除,火堆被扑灭。

    张燕回到自己的营帐,看着被收拾一空的内部,心中莫名空落。

    一盏孤灯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桌上摊开的地图显示着太行山周边地形,以及他们计划撤退的路线。

    他用粗糙的手指轻轻划过地图上的冀州边界。

    那里,应该还有其他的黑山军余部在攻伐冀州各郡县。

    只要能与他们会合,不但可以获得一部分补给,或许还能东山再起。

    张燕部黑山军的撤退非常的顺利。

    他们本来就是黑山军中势力最大的一股,占据着最好的位置。

    哪怕是家眷跟着他们一起撤退,并没有影响行动。

    由于太行山复杂的地形。

    再加上各部黑山军,并没有完全被并州军剿灭。

    所以,张燕部黑山军,非常顺利的离开太行山,进入了冀州地区。

    他们在太行山下,寻找到一处巨大的山谷,作为临时的营地。

    与此同时。

    派出大量的斥候朝着冀州的方向侦查过去。

    然而并没有过多久。

    这些斥候就回来了。

    在他们身后,带来了大量的溃兵。

    张燕立刻举起手,示意军队提高警觉。

    随着这些溃兵步履蹒跚,缓慢靠近。

    张燕看到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一支溃败的军队正向他们的方向涌来。

    那些士兵衣衫褴褛,许多人带着伤,仓皇逃窜如无头苍蝇。

    更令他震惊的是,他认出了那面随风飘扬的旗帜,那是黑山军的旗帜!

    “这怎么可能?”张燕喃喃自语,眉头紧锁:“这些人不是应该在冀州攻城掠地吗?”

    他迅速下令部队展开,截住了这支溃军。

    “张将军!是张将军!”一名满脸血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