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 第149章 围而不攻

第149章 围而不攻(1/2)

    经过商议,,甘肃镇的总兵姜永荣,领兵两万,驻防大同,以防蒙古有变。

    宣大总督王象乾留守太原,负责民生,行,主要是土地分配问题。

    晋王朱敏淳主要负责监督工作,这次皇庄的管理权限没有给内务府的太监,而是一个单独部门,接受晋王管辖。

    甘肃镇的总兵姜永荣,领兵一万,进驻介休。保定总兵孙亮各领兵一万,进入保定地区。

    其余十五万大军由萧如薰统领,兵发紫荆关,正式进京勤王。

    萧如薰作为一个来自后世的人,他深知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依靠战争是远远不够的。政治宣传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就拿万历皇帝被罢免这件事来说,王锡爵他们的做法实在是有些不厚道。当然,这一切其实都在朱栩钧的掌控之中。毕竟,如果他们真的胆敢弑君,朱栩钧恐怕也不敢如此肆意妄为……

    内阁首辅王锡爵和其他几人竟然发动政变,将万历皇帝囚禁并废黜,然后立傀儡泰昌新帝。然而,这件事在地方上的许多官员那里甚至还一无所知。而萧如薰却比内阁那边更早地将此事曝光,从而在舆论上抢占了先机。

    不仅如此,王锡爵还企图将萧如薰通报为逆贼,这让很多人都对他的说法产生了怀疑。毕竟,如今大明的形势正一天比一天好,谁会在这个时候选择造反呢?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更值得玩味的是,除了王锡爵之外,其他原内阁成员竟然全部离奇失踪!这里面肯定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老百姓或许还能被轻易地忽悠过去,但地方上的那些大员们可就没那么好糊弄了……

    萧如薰这么一宣扬,王锡爵,申时行一行人到成了过街老鼠!地方去的人也看出来了,这场政变和正德年间的宁王之乱有的一拼!到头来就是一个笑话,可以说胜负根本就没有悬念了!

    ……………………

    紫荆关外,秋风卷起黄沙,十五万大军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萧如薰立于高处,铁甲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他凝视着远处关隘的轮廓,眉头微蹙。

    \"报——\"一名斥候飞马而来,在萧如薰面前勒马,\"大将军,紫荆关守将闭门不纳,声称奉内阁之命,视我部为叛军!\"

    萧如薰嘴角泛起一丝冷笑。他早已料到王锡爵会如此应对。转身对身旁的副将道:\"传令下去,全军在关外十里扎营,不得擅动。另派快马,将这份檄文抄送各州县。\"

    副将双手接过那卷用火漆封好的文书,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讨逆檄文》四个大字。

    \"大将军,王锡爵把持朝政,控制京师,我们若强攻紫荆关,恐怕...\"副将欲言又止。

    萧如薰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我自有计较。战争胜负,不全在刀兵相见。\"他抬头望向渐暗的天空,\"民心向背,才是根本。\"

    当夜,萧如薰大帐内灯火通明。他面前摊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手指从紫荆关划向北京城。

    夜色渐深,北京城内却暗流涌动。内阁值房内,王锡爵面色阴沉地翻看着各地奏报,突然将一叠文书狠狠摔在地上。

    \"混账!萧如薰竟敢造反!连京师都是谣言!\"他怒视着跪在地上的新任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你们锦衣卫是干什么吃的?为何不将这些逆贼都给抓起来?\"

    田尔耕额头触地:\"回阁老,萧如薰的檄文已在民间广为流传,百姓议论纷纷...甚至...甚至有御史私下议论,说阁老废立之事确有不妥...\"

    王锡爵眼中闪过一丝杀意,但很快又恢复平静。他缓缓坐下,手指轻叩桌面:\"传令下去,即日起京城戒严,所有出入人员严加盘查。另,派快马告知柴国柱和李如松,命他们即刻率军截击萧如薰部,务必将其阻于紫荆关外!\"

    田尔耕刚退下,申时行匆匆进来,脸色苍白:\"元辅,大事不好!南京六部联名上疏,质疑新帝即位合法性,要求召开九卿会议!\"

    王锡爵猛地站起,又缓缓坐下,冷笑道:\"好,好得很。看来有些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他眼中寒光闪烁,\"传我令,即刻逮捕南京礼部尚书全家!以儆效尤!\"

    申时行犹豫道:\"元辅,如此强硬手段,恐怕会激起更多反对...\"

    \"反对?\"王锡爵冷笑,\"当年张居正如何?不也是靠铁腕才推行新政?如今皇上在我们手中,名分大义在我们这边,怕什么?\"

    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跑进来,跪倒在地:\"禀...禀阁老,宫...宫里出事了!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