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赖家自身的经营活动也为财富增长做出了贡献。赖大作为管家,有机会接触到贾府的各种资源和商业活动。他可能利用这些资源,在贾府的庇护下开展一些商业经营,如开设店铺、参与贸易等。凭借着贾府的影响力和自己的经营能力,赖大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进一步增加了家庭的财富。
再者,赖家在贾府的地位使得他们有机会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例如,在贾府的一些事务中,赖家可能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或回扣。此外,赖家的人脉资源也为他们带来了一些商机,他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家族或商人的合作,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最后,赖嬷嬷的孙子赖尚荣当官后,也为家庭带来了新的财富。赖尚荣在贾府的帮助下成为知县,他的官职不仅提升了赖家的社会地位,还可能带来一些经济上的收益。例如,他在任期间可能会收到一些礼品或贿赂,这些收入也会增加赖家的财富。
赖嬷嬷家庭通过贾府的赏赐、自身的经营活动、额外收入以及孙子当官等多种途径,积累了雄厚的财富,成为了贾府奴仆阶层中的富裕家庭。
六、赖嬷嬷与其他人物的对比
1.与焦大对比
在《红楼梦》中,赖嬷嬷和焦大都是贾府的老仆人,但他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
焦大早年跟随宁国公上过战场,在尸山血海中救回了主人,对贾府有救命之恩。然而,他的结局却十分悲惨。随着贾府的逐渐衰败,焦大也失去了往日的地位。他整日酗酒,口出狂言,不仅辱骂贾府的主子,还揭露了府中的丑事。最终,他被主子们厌弃,被捆起来用马粪填了嘴,落得个人人避之不及的下场。
与之相反,赖嬷嬷的结局则相当圆满。她的儿子赖大成为荣国府的大管家,孙子赖尚荣在贾府的帮助下做了知县,实现了阶级跨越。赖嬷嬷自己也在贾府有着特殊的地位,与贾母等主子关系融洽,受到众人的敬重。她家中财富丰厚,生活富足,还能大摆宴席宴请贾母等人,风光无限。
造成他们不同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性格决定命运。焦大性格耿直、暴躁,不懂得收敛自己的脾气。他仗着自己的功劳,肆意妄为,不把贾府的主子放在眼里,这种行为自然会引起主子们的反感。而赖嬷嬷则深谙人情世故,情商极高。她懂得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如何与不同的人相处,既尊重主子,又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其次,处事方式不同。焦大在贾府逐渐走向衰败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而赖嬷嬷则有着长远的眼光,她注重对儿孙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能力,为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基础。她的儿子和孙子在她的教导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也让赖家的地位更加稳固。
最后,对贾府的态度也有所不同。焦大虽然对贾府有恩,但他的抱怨和辱骂却显示出他对贾府的不满。而赖嬷嬷则始终对贾府心怀感恩,她积极为贾府效力,与贾府的利益紧密相连。这种态度也让她得到了贾府主子的认可和支持。
赖嬷嬷和焦大的不同结局,反映了性格、处事方式和对贾府态度等因素对一个人命运的影响。他们的故事也为我们揭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才能立足和发展的道理。
2.与刘姥姥对比
在《红楼梦》里,赖嬷嬷和刘姥姥都是颇具智慧的人物,但她们在智慧展现和处事方式上既有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同点在于,两人都深谙人情世故,懂得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刘姥姥进贾府打秋风,凭借着自己的幽默风趣和朴实憨厚,赢得了贾府上下的欢心,不仅得到了财物接济,还在贾府留下了好印象。赖嬷嬷同样如此,她在贾府多年,与贾母、王熙凤等主子相处融洽,凭借着自己的资历和智慧,在贾府拥有特殊地位。她们都明白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中,要想立足就必须与主子搞好关系,所以都善于察言观色,投其所好。
然而,她们的智慧和处事方式也有诸多不同。刘姥姥来自农村,她的智慧更多地体现在朴实和接地气上。她用自己的土话和乡下趣事逗乐贾府众人,以一种看似笨拙的方式融入贾府。她的处事方式是谦卑的,面对贾府的富贵奢华,她表现出惊叹和羡慕,让贾府的主子们产生优越感。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从贾府获取一些经济上的帮助,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赖嬷嬷则不同,她是贾府的老奴仆,其智慧更加内敛和深沉。她在贾府有着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不需要像刘姥姥那样刻意讨好主子。她的处事方式是有分寸的,既尊重主子,又不会失去自己的尊严。她会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对贾府的一些决策产生一定影响。她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家族的发展。她注重对儿孙的教育,希望他们能够在贾府继续保持良好的地位,甚至实现阶级跨越。
在面对贾府的态度上,刘姥姥更多的是感恩和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