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翔家的在劝鸳鸯做妾一事中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她虚荣目光短浅的性格特点,而这种性格的形成是她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寡义贪钱
鸳鸯自尽后,金文翔家的对赏银的反应,将她寡义贪钱的特点暴露得淋漓尽致。鸳鸯在贾母去世后,为了反抗贾赦的逼迫,同时也是为了坚守自己的清白和尊严,选择了上吊自尽。这本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鸳鸯作为她的小姑子,两人虽关系不佳,但也有着亲情的纽带。然而,金文翔家的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悲伤和惋惜,反而将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了赏银上。
当得知有赏银时,她的眼睛里闪烁着贪婪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赏银据为己有。她全然不顾鸳鸯的离世给自己家族带来的阴影,也没有对鸳鸯的遭遇表示一丝同情。这种对金钱的极度渴望和对亲情的冷漠,充分体现了她寡义贪钱的性格特点。
这种寡义贪钱的性格对她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她总是以金钱为导向,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和感情。在贾赦求娶鸳鸯一事中,她为了能从这件事中得到好处,不顾鸳鸯的意愿,积极充当说客,试图说服鸳鸯顺从贾赦。她只看到了成为姨娘后可能带来的财富和地位,却忽略了鸳鸯的幸福和尊严。
在与他人交往时,她也常常因为贪钱而做出一些令人不齿的行为。她可能会为了一点小利而与他人发生争执,甚至不惜破坏与他人的关系。她的这种行为使得她在贾府中逐渐失去了人心,大家对她的评价也越来越差。
金文翔家的寡义贪钱的性格,不仅让她在亲情面前变得冷漠无情,也让她在人际交往中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这种性格的形成与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密切相关,但也让她成为了一个令人厌恶的角色。
3.爱管闲事
在邢夫人拜托金文翔家的去劝鸳鸯做贾赦之妾一事中,充分展现了她爱管闲事的性格特征。原本这是鸳鸯个人的终身大事,且鸳鸯明确表示不愿,可她却积极主动地揽下这桩差事,仿佛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兴兴头头地去找鸳鸯,自以为能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鸳鸯,全然不顾鸳鸯的感受和意愿。
这种爱管闲事的性格在贾府环境中还有诸多体现。在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里,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各种事务繁多。金文翔家的却热衷于参与到他人的事情中,不管自己是否有能力解决,也不管这件事是否与自己相关。她可能会在背后议论他人的是非,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和重要性。
然而,她爱管闲事的行为往往会带来不良后果。在劝鸳鸯这件事上,她的多管闲事不仅遭到了鸳鸯的严厉斥责,还让自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鸳鸯立起身来照她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并指着她大骂,这让她颜面尽失。而且,她的行为也引起了其他人对她的反感,大家会觉得她过于八卦和多事,从而对她敬而远之。在贾府这个讲究规矩和等级的环境中,她的爱管闲事还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秩序,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她的这种性格使得她在贾府中逐渐失去了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成为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四、金文翔家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1.推动贾赦求娶鸳鸯情节发展
在贾赦求娶鸳鸯这一事件中,金文翔家的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她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件的进程。
当邢夫人找到她,提及贾赦想纳鸳鸯为妾之事时,她立刻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她没有对这桩婚事进行任何理性的思考,也没有考虑到鸳鸯的意愿和感受,就兴兴头头地应承下来,主动承担起劝说鸳鸯的任务。她的这种积极态度,让邢夫人觉得此事有了更大的成功可能性,从而更加坚定了促成这门亲事的决心。
在劝说鸳鸯的过程中,她的言辞充满了诱惑和鼓动。她向鸳鸯描绘了成为贾赦妾室后的美好前景,如“你比不得外头新买了来的,这一进去了,就开了脸,就封你姨娘,又体面,又尊贵”。她试图用这些虚荣的好处来打动鸳鸯,让她顺从贾赦的意愿。她的这些话,虽然在鸳鸯那里遭到了坚决的拒绝,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贾赦一方的态度和决心,使得鸳鸯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压力。
此外,她在贾府中的传播行为也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她四处宣扬这件事,使得贾府上下都知道了贾赦求娶鸳鸯的事情。这种舆论的扩散,给鸳鸯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让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和公开化。鸳鸯原本可能还希望这件事能够低调处理,但由于她的大肆宣扬,使得鸳鸯不得不正面应对这一困境。
她在面对鸳鸯的拒绝时,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