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善保家的人物经历
1.绣春囊事件背景
绣春囊事件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关键情节,其起因源于傻大姐在大观园中捡到了一个绣春囊。傻大姐不认识这物件,本打算拿给贾母看,途中却被邢夫人撞见。邢夫人接过一看,发现是男女闺房之中的调情物,顿时震惊不已。
大观园是贾府众小姐和宝玉生活的地方,也是元春省亲的皇家园林,绣春囊的出现影响深远。邢夫人一时拿不定主意,既恐吓傻大姐不要声张,又将绣春囊留在身边几天,之后才让陪房王善保家的转交给王夫人。她这么做,实则是想利用绣春囊羞辱王夫人。
在绣春囊事件之前,贾府刚经历贾母处理下人夜晚聚赌一事,迎春的奶妈正是被撵的做庄人之一,这让邢夫人觉得长房丢了体面。而且,荣国府由二房贾政掌管家产,长房贾赦虽世袭爵位,但邢夫人对此心存不满已久。所以,她想借绣春囊事件打击王夫人,以泄心头之恨。
王夫人收到绣春囊后,气急败坏,决定抄检大观园以查明真相。这一事件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大观园原本的和谐与宁静。抄检过程中,众多丫鬟的命运因此改变,晴雯被逐,司棋私情暴露,贾府内部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绣春囊事件成为了贾府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预示着这个封建贵族家庭的腐朽和衰败已无法挽回。
2.怂恿抄检大观园
(4)公报私仇
王善保家的利用绣春囊事件公报私仇,其首要目标便是晴雯。平日里,晴雯性格张扬、脾气火爆,且模样标致,在丫鬟中较为出众,从不趋奉王善保家的,这让王善保家的怀恨在心。绣春囊事件发生后,她认为终于找到了报复的机会。
她向王夫人添油加醋地抹黑晴雯,说晴雯“仗着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得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她的这番描述,成功勾起了王夫人对晴雯的反感。王夫人本就对模样标致、伶牙俐齿的丫鬟心存疑虑,担心她们会带坏宝玉。王善保家的的状告,让王夫人触痛往事,想起曾看到晴雯骂小丫头的狂样子,更加坚信晴雯会勾引坏宝玉。最终,王夫人听信了王善保家的的谗言,将晴雯赶出了大观园,晴雯不久后便含冤病死。王善保家的就这样借助绣春囊事件,达到了公报私仇的目的。
(5)欺软怕硬
在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王善保家的欺软怕硬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王熙凤提出薛宝钗的院子断乎抄检不得时,王善保家的马上附和,笑着说“这个自然,岂有抄起亲戚家来”。她不敢得罪王夫人的外甥女薛宝钗,深知薛家在贾府的地位和势力,害怕招惹麻烦。
然而,当抄检到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时,王善保家的却毫无顾忌。她带着众人到丫鬟房中,一一开箱倒笼地抄检。从紫鹃房中抄出宝玉的一些物件时,她自以为得了意,想要借机生事。但在王熙凤的劝阻下,她也只能作罢。
抄检到贾探春居住的秋爽斋时,她更是暴露了自己的愚蠢和无知。她素闻探春“刺玫瑰”的名声,但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都另眼相看,便想趁势作脸献好。她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结果,探春登时大怒,甩手给了她一巴掌,并严厉斥责她狗仗人势、专管生事。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趣,在窗外说要回老家去,却被探春的丫头侍书讽刺。王善保家的在面对不同身份的人时,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充分体现了她欺软怕硬的性格特点。
(6)藏私不报
抄检到贾迎春居住的紫菱洲时,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司棋也在被抄检之列。当搜到司棋的箱子时,王善保家的有意隐瞒,称“也没有什么东西”。她心存侥幸,以为可以蒙混过关,不想让外孙女的丑事暴露。
然而,王熙凤和周瑞家的早有察觉,一直在观察她的反应。最终,周瑞家的还是从司棋的箱子里拿出了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和一双缎鞋,还有一个装有同心如意和潘又安写给司棋情书的小包袱。王熙凤当场读出情书内容,众人皆大笑。
王善保家的顿时又气又臊,她一心只想拿别人的错儿,没想到却反拿住了自己外孙女私通的证物。她恼羞成怒,自己打自己的嘴,骂自己“老不死的娼妓,怎么造下孽了!说嘴打嘴,现世现报”。第二天,邢夫人也责怪她办事不力,丢了脸面,还打了她一个巴掌。王善保家的藏私不报的行为最终败露,她也因此成为了众人的笑柄。
四、王善保家的人物关系
1.与邢夫人的关系
王善保家的作为邢夫人的陪房和心腹,与邢夫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利益关联和主仆关系。陪房这一身份,使她自跟随邢夫人来到贾府后,便与邢夫人的命运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