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贾府的态度,赖尚荣在贾府兴盛时享受其庇护,败落时却落井下石;贾雨村在早期受贾府帮助得以复职,后来贾府失势,他不仅没有施以援手,还落井下石,参与对贾府的抄家。
作者塑造这两个形象,用意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赖尚荣的经历反映了奴仆阶层通过特殊途径进入官场后的堕落;贾雨村则体现了科举出身的官员在权力和利益面前的迷失。他们的故事共同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不可救药,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2.与贾府主子对比
赖尚荣与贾府主子们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地位上存在显着差异。
生活方式方面,贾府主子们生活极度奢华,居住在宏伟壮丽的大观园中,享受着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他们每日的活动多是吟诗作画、看戏听曲、举办宴会等,追求精神上的高雅和愉悦。而赖尚荣虽也过着富足的生活,但他的生活方式更偏向于世俗的享乐,酗酒、赌博、玩女人,行为放纵,缺乏贾府主子们的文化雅趣。
价值观上,贾府主子们重视家族的声誉和地位,遵循封建礼教和家族规矩,以维护家族的繁荣为己任。他们注重文化教育,培养子女的学识和修养。赖尚荣则更看重个人的利益和享受,为了钱财不择手段,贪污受贿,全然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他对家族的责任感淡薄,只关心自己的仕途和财富。
社会地位上,贾府主子们是贵族阶层,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人脉资源。他们在朝廷和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众人的尊敬和追捧。赖尚荣虽然通过捐官成为了知县,但他的出身始终是他的短板,在官场和社会中难以与贾府主子们相提并论。
赖尚荣与贾府主子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一方面,他的成长和仕途离不开贾府的恩典和支持,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贾府。另一方面,随着他地位的提升和财富的积累,他逐渐产生了一种自负和虚荣的心态,对贾府主子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当贾府败落时,他不仅没有伸出援手,反而落井下石,这种行为引发了与贾府主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他的忘恩负义让贾府主子们对他感到失望和愤怒,也进一步加剧了他与贾府之间的裂痕。
3.与其他奴才对比
赖尚荣与其他贾府奴才相比,有着诸多不同之处。在待遇方面,多数贾府奴才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生活条件艰苦,需时刻谨言慎行,稍有差错便会受到责罚。而赖尚荣虽出身奴仆家庭,但从小被当作公子哥儿养着,有丫头、婆子、奶妈伺候,生活富足优渥,还能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为日后捐官入仕做准备。
心态上,其他奴才对主子忠心耿耿,安于自己的奴仆身份,将伺候好主子视为本分。他们深知自己的命运与贾府紧密相连,因此努力维护贾府的利益。赖尚荣却不同,他在享受了优越的生活后,心态逐渐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奴仆的身份。他渴望融入上流社会,追求权力和财富,对自己的出身产生了一种矛盾的心理,既想摆脱奴仆的标签,又依赖着贾府的庇护。
在奴才群体中,赖尚荣的地位较为特殊。他凭借家族在贾府的积累和自身的特殊待遇,成为了奴才中的“佼佼者”,受到一些奴才的羡慕。然而,他的行为和心态也引起了部分奴才的不满和反感。他在官场的贪污受贿、忘恩负义等行为,让其他奴才觉得他背叛了自己的出身和家族。他的经历在奴才群体中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既让一些人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可能,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贪婪和忘本带来的恶果。
六、赖尚荣名字的寓意及文化内涵
1.名字谐音分析
《红楼梦》中人物的名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寓意,赖尚荣的名字也不例外,从不同的谐音角度能窥探出他的人物性格和命运走向。
“赖尚荣”可谐音为“赖上荣”,这直接揭示了他与贾府的关系。赖家依赖着荣国府,才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赖尚荣一落娘胎就因贾府恩典成为自由人,享受公子哥儿般的生活,还在贾府的帮助下捐官入仕。他的荣耀完全是依赖贾府而来,一旦失去贾府的庇护,他的荣华富贵便如镜花水月。
谐音“赖尚勇”,表面上看似乎暗示着勇敢,但赖尚荣在实际行为中却毫无勇敢可言。他在官场贪污受贿,面对正义和责任时选择退缩,只敢在权势和利益面前贪婪地伸手。当贾府败落,贾政向他借钱,他因害怕得罪贾府而犹豫不决,不敢承担帮助贾府的责任,尽显懦弱。
“赖尚咏”,咏有咏叹、歌颂之意。然而,赖尚荣并没有值得歌颂的品德和行为。他忘恩负义,对贾府的恩情抛诸脑后;在任上贪污腐败,鱼肉百姓,他的所作所为只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和批判,与歌颂背道而驰。
“赖尚庸”也可作为一种谐音解读。赖尚荣虽有机会接受教育、进入仕途,但他在为官过程中毫无作为,只知贪图享乐、敛财,是个平庸无能之辈。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