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态度上,要学习贾母的乐观旷达,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即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豁达的心境,不被一时的得失所困扰。同时,要珍惜当下,享受生活,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品味。
九、不同视角下的贾母形象
1.正面评价
红学研究专家和读者对贾母多有正面评价,常称她福、寿、才、德俱全。从“福”来看,贾母出身四大家族之一的史家,嫁入同样显赫的贾家,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子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这是旁人难以企及的福气。
在“寿”方面,贾母年事已高,历经贾府的兴盛与衰落,见证了家族的起起落落,长寿让她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家族管理经验。
“才”体现在她的治家能力上。年轻时,她将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赏罚分明;放权后,也能统领全局,对家族事务有着深远的影响力和强大的决策力。在处理家族矛盾和重大事件时,她总能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见识。
“德”则表现在她的仁慈宽厚上。她对待子孙晚辈宠爱有加,对犯错之人宽容以待,对亲眷仆人关怀备至,赢得了家族上下的敬重与爱戴。这些都是人们给予她正面评价的依据和原因。
2.负面批判
部分人对贾母持有负面批判,认为她是享乐利己主义者,甚至是导致贾府破败的原因之一。从享乐利己角度看,在荣国府走向衰败时,王夫人和王熙凤想裁减开支,却因顾忌贾母的享乐习惯而未能实施。贾母在听闻江南甄家被抄家后,仍只关心自家的赏月活动,坐吃山空,将个人喜好凌驾于家族利益之上。
然而,这些批判存在局限性。贾府的衰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家族子弟的不肖、官场斗争等,不能完全归咎于贾母一人。而且,贾母在贾府管理上也曾展现出精明能干,她放权后也在一定程度上统领全局。她的享乐也是在家族鼎盛时期的正常行为,不能忽视她为家族稳定和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因此,对贾母的负面批判有失偏颇,应全面客观地看待她。
3.综合分析
贾母是《红楼梦》中一个极为复杂且立体的人物形象,对她的评价需综合考量其正面与负面表现。
从正面看,贾母出身名门,凭借自身精明能干成为贾府大家长,展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她睿智过人,处理事务果断且公正,能洞察家族内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她仁慈宽厚,对待子孙、亲眷和仆人都关怀备至,营造了相对温馨的家族氛围。此外,她乐观旷达、喜好热闹,为家族增添了活力与欢乐。
然而,也有人对贾母提出负面批判。她被指是享乐利己主义者,在贾府衰败之际仍只顾个人享乐,忽视家族利益,甚至被认为对贾府的破败负有一定责任。
但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贾母。贾府的衰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她。她在家族管理中曾有过辉煌成就,为家族的稳定和发展付出诸多努力。她的享乐也是在家族鼎盛时期的正常表现,且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家族的凝聚力。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贾母是一个具有时代局限性的人物。她既有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品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应从她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更理性的态度看待历史和人性。
十、贾母形象的影视呈现
1.不同版本的贾母扮演者
在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影视作品中,多位演员塑造了各具特色的贾母形象。
1987版《红楼梦》中,贾母由李婷饰演。她将贾母的慈爱、威严与精明演绎得入木三分。在面对儿孙时,她眼神中满是宠溺,笑容和蔼可亲,让人真切感受到贾母对晚辈的疼爱;而在处理家族事务时,她又展现出大家长的威严与果断,一个眼神便能让犯错之人胆战心惊。
1996版《红楼梦》里,林默予扮演贾母。她的表演风格大气沉稳,将贾母的尊贵身份和深厚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说话不紧不慢却极具分量,把贾母在贾府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诠释得恰到好处。
2010版《红楼梦》中,周采芹饰演贾母。她赋予了贾母一种独特的优雅气质,表演细腻入微。在与宝玉、黛玉等孙辈相处时,她的神情和语气充满了温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在处理家族矛盾时,又能展现出贾母的睿智和谋略。
2.影视形象与原着的对比
影视改编对贾母形象的呈现和诠释有其独特之处。在优点方面,不同版本的影视作品都尽力展现了贾母在原着中的核心特征。如1987版《红楼梦》,李婷将贾母的慈爱与威严完美融合,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贾母对儿孙的疼爱以及在家族中的权威,这与原着中贾母对宝玉的溺爱、处理事务时的果断相契合。1996版林默予塑造的贾母大气沉稳,凸显了贾母出身名门、治家多年的尊贵与底蕴,符合原着对贾母身份地位的描写。2010版周采芹赋予贾母优雅气质,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