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丫鬟的悲剧命运及原因
1.悲剧命运呈现
晴雯:被王夫人诬为狐狸精,赶出园子,身染重病悲惨死去,年仅十七岁。
麝月:虽陪伴宝玉到最后,但见证贾府兴衰,生活充满无奈。
袭人:宝玉出家后,嫁给蒋玉函,与理想生活落差大。
鸳鸯:贾母死后,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玩弄,悬梁自尽。
雪雁:书中未明确结局,但黛玉离世,其命运堪忧。
紫鹃:黛玉死后,可能孤独凄凉,生活无依。
碧痕:书中未详写结局,贾府衰败,命运难测。
平儿:王熙凤死后,虽被贾琏扶正,但经历诸多苦难。
香菱:扶正后难产而死,一生苦难不断。
金钏:被王夫人撵出,含冤跳井自杀。
司棋:与潘又安爱情破灭,撞墙而死。
抱琴:随元春入宫,宫中生活复杂,命运多舛。
2.个人性格因素
《红楼梦》中十二丫鬟的悲剧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性格因素的影响。她们各自独特的性格,在封建礼教的大环境下,成为了命运转折的关键因素。
晴雯的心比天高、刚烈直率,使她在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四面树敌。她聪明伶俐,却不懂得收敛锋芒,对看不惯的人和事直言斥责,毫不留情。在,她对坠儿偷东西的行为愤怒不已,直接将其撵出,这种做法虽然展现了她的正义,但也引起了其他丫鬟的不满。她对宝玉的感情真挚纯粹,却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感,在王夫人眼中,她成了勾引宝玉的“狐狸精”。最终,她被王夫人无情地赶出园子,含恨而死。她的刚烈性格,让她无法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委曲求全,只能以悲剧收场。
司棋大胆热烈、敢爱敢恨的性格,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注定了她爱情的悲剧结局。她与表弟潘又安相爱,勇敢地冲破世俗的枷锁,私定终身。然而,他们的偷情被发现后,引发了抄检大观园这一重大事件。司棋毫不畏惧,坦然面对一切,但她的大胆行为却触怒了封建家长。她被撵出贾府后,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爱情,最终在家族的压力下,与潘又安双双殉情。她的勇敢在封建礼教面前显得如此渺小,成为了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金钏的直率天真,让她在不经意间触犯了封建礼教的大忌。她与宝玉调笑时毫无顾忌,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丫鬟的身份和言行的界限。王夫人认为她教坏了宝玉,在盛怒之下将她撵出。金钏无法承受这样的羞辱和打击,最终含冤跳井自尽。她的直率天真在封建制度下显得格格不入,成为了她悲剧命运的导火索。
袭人温柔和顺、贤良世故的性格,虽然让她在贾府中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认可,但也让她失去了一些真诚和纯粹。她为了自己和宝玉的未来,讨好王夫人,向王夫人进言,建议让宝玉搬出园子。她的这种世故行为,引起了宝玉的反感,也让她在其他丫鬟中树敌。她最终嫁给蒋玉函,虽然有了一个归宿,但与她最初的理想生活相差甚远。
鸳鸯果断勇敢、自尊自重,在面对贾赦逼婚时,坚决不从,以死抗争。她的这种性格让她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但也让她与贾赦等人结下了仇怨。贾母死后,她自知逃不出贾赦等人的玩弄,最终悬梁自尽。她的果断勇敢在封建势力面前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选择以死来扞卫自己的尊严。
十二丫鬟的性格缺陷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成为了她们命运悲剧的催化剂。她们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对女性的迫害,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
3.封建制度压迫
在《红楼梦》所描绘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等级制度和礼教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沉重地压在十二丫鬟的身上,无情地迫害着她们的命运,使她们陷入了悲惨的境地。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丫鬟们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任何地位和尊严可言。她们的生死荣辱完全掌握在主子手中,主子的一句话就能决定她们的命运。晴雯便是这一制度的受害者。她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却因模样出众被王夫人视为眼中钉。王夫人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认定晴雯是勾引宝玉的“狐狸精”,毫不留情地将她赶出园子。晴雯在病中被撵出,无依无靠,最终含恨而死。她的悲惨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残酷和无情。丫鬟们在这种制度下,如同蝼蚁一般,任人践踏,毫无反抗之力。
礼教的束缚也是丫鬟们命运悲惨的重要原因。在封建社会,礼教对女性的要求极为苛刻,丫鬟们更是受到了严格的规范和限制。金钏的悲剧就是礼教压迫的典型例子。她与宝玉调笑了几句,就被王夫人认为是教坏了宝玉,遭到了打骂和撵逐。金钏无法承受这样的羞辱和打击,最终含冤跳井自尽。她的死,是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的结果。在礼教的束缚下,丫鬟们不能有自己的情感和欲望,必须遵守严格的道德规范,否则就会受到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