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闹鬼传闻对贾府众人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首先,它加剧了人们的恐慌情绪。原本就因为探春远嫁和家族事务而忧心忡忡的贾府众人,在听到闹鬼传闻后,内心的恐惧达到了顶点。他们不敢轻易靠近大观园,生怕遭遇不测。这种恐慌情绪在贾府中弥漫开来,使得整个家族的气氛变得压抑而紧张。
其次,闹鬼传闻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信仰。在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下,贾府众人对鬼神之事深信不疑。闹鬼传闻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迷信观念,让他们更加相信命运和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这种价值观的扭曲,使得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往往不是从实际出发去寻找解决办法,而是寄希望于神灵和巫术。
在行为方面,闹鬼传闻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于害怕闹鬼,大观园变得无人敢住。原本热闹的园子,如今变得冷冷清清,杂草丛生。贾府的主子们也减少了在园中活动的次数,生怕惹上麻烦。为了驱邪,贾府请来了道士在园中作法,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行为不仅反映出了人们的恐惧心理,也体现了贾府在面对危机时的盲目和迷信。
此外,闹鬼传闻还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一些人利用传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争权夺利、陷害他人等。而另一些人则对传闻表示怀疑,但在众人的压力下,也不敢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内部的矛盾和纷争,进一步削弱了贾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速了贾府的衰落。
大观园闹鬼传闻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情节,它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迷信思想和人们的恐惧心理,也揭示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对这一传闻的描写,作者深刻地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衰落,让读者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苦难。
5.贾珍等人患病
在《红楼梦》第一百二回里,贾珍、贾蓉等人相继患病,这一情况与大观园闹鬼传闻紧密相连。
贾珍本是个不信邪的人,在听闻大观园闹鬼的传闻后,他偏要前去查个究竟。他带着几个小厮划船进入大观园,想要亲自揭开所谓闹鬼的真相。然而,在划船过程中,一个小厮突然惊恐地说看到鬼了。其实,那只不过是一只野鸡飞过,但在当时那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下,小厮因极度害怕便将其说成是鬼。贾珍本就身处闹鬼传闻的阴影之中,听到小厮的话后,心理防线瞬间崩溃,吓得魂飞魄散,上岸后便一病不起。
贾蓉在父亲贾珍患病后,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一方面担心父亲的病情,另一方面又被大观园闹鬼的传闻所困扰。他整日忧心忡忡,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也逐渐吃不消,不久后也染上了疾病。
从表面上看,贾珍和贾蓉患病似乎是受到了惊吓,但实际上与大观园闹鬼传闻有着深层次的关联。闹鬼传闻在贾府中迅速传播,营造出了一种极度恐怖和压抑的氛围。这种氛围如同无形的枷锁,笼罩着每一个人,让他们的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贾珍和贾蓉作为贾府的重要成员,自然也无法逃脱这种影响。
对于贾珍来说,他的不信邪其实是一种自负和逞强。他试图以自己的行动来打破闹鬼的传闻,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然而,当他真正置身于那种充满神秘和恐惧的环境中时,他内心深处的恐惧被彻底激发出来。闹鬼传闻让他在潜意识里对大观园产生了敬畏和恐惧,而小厮的一声“见鬼”,则成为了压垮他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贾蓉则是在父亲患病和闹鬼传闻的双重压力下,心理负担过重。他对父亲的病情感到焦虑和无助,同时又被闹鬼传闻所迷惑,不敢轻易靠近大观园。这种长期的精神紧张和恐惧,导致他的身体免疫力下降,最终患病。
此外,大观园闹鬼传闻也反映出了贾府内部的混乱和衰败。在一个家族中,如果人们都被迷信和恐惧所支配,那么这个家族必然会陷入混乱和无序。贾珍和贾蓉的患病,正是贾府衰败的一个缩影,预示着这个曾经辉煌的家族已经走向了末路。
贾珍、贾蓉等人的患病与大观园闹鬼传闻相互交织,共同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迷信思想和贾府的衰落命运。这一情节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6.道士驱妖
自从贾珍生病后,贾府上下人心惶惶,为了驱散大观园中的所谓“妖孽”,贾府请来了道士在园中作法驱妖。
道士到来之时,场面颇为壮观。只见那道士身着道袍,手持桃木剑,头戴道冠,神情肃穆。他身后跟着几个小道士,抬着各种作法用的器具,有八卦镜、符纸、香炉等。他们一进入大观园,便开始布置法坛。在园子的中央,摆上了一张宽大的桌子,上面放置着香炉,炉中插着几炷粗大的香,香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