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401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第401章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2)

    听着包拯掷地有声的话,群臣只觉振聋发聩。

    脑海中不自觉地回想包拯以往的言行举止,他们很想挑出一点毛病,可无论怎么想,愣是一点都回忆不起来。

    貌似,包拯还真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国家,对不起百姓的事。

    夏竦却是嗤之以鼻,满脸鄙夷之色。

    所谓大奸若忠,这话用在包拯这匹夫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

    “包大人如今大权在握,独揽超纲,排除异己,容不下天下文臣,唯恐天下不乱,这朝廷几乎成了你包拯的一言堂,你岂止是私心过重,我看你根本就是想架空皇权,图谋不轨,想要谋反。”

    “如今,你竟还敢当着陛下的面,振振有词,冠名堂皇,扮演忠臣。”

    夏竦的话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到湖面,激起了惊涛骇浪。

    要说赵祯一点都没受刺激,那是假话。

    毕竟他内心深处,也并不是一点也没有忌惮过包拯。

    权臣,从古至今,都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

    赵祯没有说话,紧锁眉头,眼睛看着包拯,想听听包拯作何辩解。

    包拯也清楚,要是不好好回答的话,赵祯和他之间的隔阂怕是要越来越深了。

    “不错!包拯如今的确是权臣!”包拯没有否认,而是直接承认自己独揽大权。

    “包拯乃是宰相,有责任和义务协助皇上处理国事,替皇上排忧解难。”

    “从古至今,有哪一个宰相不是权臣?”

    “若不独揽大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对抗乱臣贼子,如何整肃朝纲!”

    “倘若以权柄来论忠奸,诸葛武侯岂不成了天下最大的奸臣?”

    包拯将诸葛亮搬了出来。

    因为,诸葛亮无疑是历史上最大的权臣,却也是世上一忠臣。

    “简直强词夺理!”夏竦嘴都气歪了,“包大人将自己和诸葛丞相相提并论,真是可笑至极,你也配吗?”

    “包拯配不配,天下百姓有目共睹,陛下也自有圣断,还轮不到你说三道四,评头论足。”

    简单几句话,直接把夏竦怼得哑口无言。

    是忠是奸,还不是皇上说了算。

    只要皇上相信你,你就是忠臣,不相信你,你就是奸臣。

    做臣子的,无论忠奸与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要取得天子的信任,这才是关键。

    至于其他人的评价,无足轻重。

    这一点,包拯早就悟透了。

    听到包拯的解释,赵祯暗暗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包拯从始至终都在维护他的皇权,这就够了。

    或许他潜意识里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没有真正明白而已,这才是他允许包拯大权独揽的原因吧!

    想到这里,赵祯连忙和稀泥:“两位卿家不必争吵,忠奸善恶,朕分得清楚!包卿!”

    “臣在!”

    “传旨,取缔太祖皇帝遗训,剥夺士大夫免死的特权,从今天起,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王公大臣,贪赃枉法者,按罪论处!”

    “遵旨!”

    音落,群臣再度哗然,一个个叫苦不迭,心中把包拯的祖宗十八代都骂尽了。

    匹夫,这是连自己都不放过啊!

    赵祯没有再理会士大夫,宣布退朝,起身走出大殿。

    士大夫坐不住了,骂骂咧咧离开朝堂,一时间便去找太后哭诉。

    太后也吃了一惊,还以为是皇上自己的意思,得知竟然是包拯的主张,感到匪夷所思。

    心想,包拯如今乃是士大夫之首,取缔太祖遗训,对他也没有任何好处啊!

    更何况,他是宰相,执掌中书,如今把天下文臣都得罪干净,还有谁来辅助他工作。

    士大夫纷纷叫苦道:太后,包大人乃驸马爷,皇亲国戚,自然不用担心了!”

    “不杀士大夫,乃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包拯胆大妄为,丝毫不为天下文臣着想,这是存心想亡我大宋社稷啊!”

    太后道:“诸位卿家,此乃国事,哀家一介女流,左右不了朝局,太祖皇帝有言在先,后宫不得干政,哀家也爱莫能助啊!”

    “太后,圣上被包拯所蒙蔽,已听不进任何人的话。如今包拯大权独揽,超纲独断,用不了多久,皇权就会被包拯架空,赵家天下就要变成他包家的了。”

    “是啊太后,若只是独揽政权也就罢了,可如今禁军中的武将,也全是包拯的心腹。”

    “包拯一旦谋反,后果不堪设想!”

    太后终究是女流,听士大夫这么一说,心里顿时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她有些不自信的道:“包卿对大宋忠心耿耿,岂会犯上作乱?”

    士大夫道:“太后,人心难测,王莽当年对大汉也是忠心耿耿,可最终不也篡夺了大汉江山。太后难道敢保证,包拯不是二个王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