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388章 狗屁娘舅

第388章 狗屁娘舅(1/2)

    包拯整整批阅了一个早上,方才看完。

    无关紧要的小事,中书省自行处理。

    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包拯没有批准,等着汇报皇上最后拍板。

    “陛下,这些都是今日百官呈递上来的奏折,请皇上御览决定。”

    包拯将奏折呈递给皇上。

    “朕慢慢批阅吧!”赵祯脸色不大好看,“包拯,你可知罪?”

    面对突然的龙颜震怒,包拯一脸懵逼,难道是因为自己私自批准了安南府开战备粮仓救灾之事?

    又是哪个小人提前提前汇报了皇上?

    “臣知罪!必须先听臣解释。”

    “朕听你解释。”

    “安南府水患严重,迫在眉睫,臣不及及时禀报圣上,自作主张批准安南府尹开战备粮仓救济灾民。”

    “臣正想汇报此事!”

    “救灾如救火,耽搁不得!”

    赵祯暗暗皱了皱眉,“朕说的并非此事,开仓放粮,救济灾民,朕岂会怪罪于你。”

    包拯也皱起眉头:“并非此事,那臣就实在不知罪从何来?还望皇上明言。”

    赵祯愤慨之余,将一本奏章扔在包拯面前:“你自己看看吧!”

    包拯云里雾里,弯腰将奏折捡起来,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随之大变。

    老匹夫,竟敢仗着自己的名头,横行乡里。

    这不是存心败坏自己的名声,给自己抹黑吗?

    从穿越至今,包拯为官十几年了,好不容易才博得这个青天美名,没辜负本尊的名声。

    自从铡了包勉后,包拯对族人和亲人没少告诫。

    没成想,还是没能避免亲人作恶。

    狗屁的娘舅!

    说实话,作为穿越者,包拯对亲戚其实没多少感情,除了嫂子吴妙真,可以说是毫无感情可言。

    可继承了原主的身体,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些亲戚。

    毕竟他也害怕流言蜚语。

    “陛下,此事臣实在不知情啊!臣这些年一直在朝堂之上,多年没有返乡。”

    “臣不想推卸责任,既然是臣的娘舅作奸犯科,臣愿听陛下圣裁。”

    “倘若陛下怀疑是臣纵容亲属,现在就砍了臣的脑袋,免得留一世污名。”

    见他说得恳切,赵祯不由想起包拯的亲侄子包勉来。

    那可是被包拯亲手铡了的。

    如今他身居高位,位极人臣,又怎么会去纵容娘舅作恶,败坏自己青天美名,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包卿快快请起,是朕意识情急,朕绝无怀疑包卿之意!”

    “只是卿的娘舅触犯律法……”

    赵祯没有继续说下去,显然是在顾及包拯的面子和名声。

    包拯道:“陛下,臣一生光明磊落,坦坦荡荡,所谓忠孝不能两全。”

    “虽然是臣的娘舅,但臣也不能偏袒,枉顾国法!”

    “臣还是那句话,律法面前,没有人情。”

    赵祯心中震骇不已,很难相信,面对自己的娘舅,包拯竟然连一句求情的话都没有,为了维护国法,他当真已经完全没有个人私情了吗?

    他暗暗喟叹一声,倘若天下人都能和包拯一般,顾全大局,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既如此,那就交给大理寺去办吧!”

    包拯忽然劝说道:“陛下,还是交给开封府去办吧!”

    赵祯不解道:“这又是为何?开封府尹公孙策乃包卿的心腹大臣,此案若是交给开封府,公孙卿家岂不为难?”

    包拯道:“正因如此,才更应交给开封府。皇上试想,倘若交给大理寺,大理寺官员为了讨好微臣,反而会为臣的娘舅开脱。”

    赵祯很是诧异:“包卿,这难道不好吗?这对包卿来说,既全了孝道,也并不违背忠义。”

    “陛下错了!”包拯当面反驳,“事实就是事实,这么做看似两全其美,实则就是变相的讲人情,纵容罪恶,有失公道人心。”

    “律法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

    “明知作恶者罪恶滔天,却变相纵容,那么国法岂不是当成官样文章?”

    “再者,臣之娘舅若被查明罪名属实,而朝廷却没有追究其相应罪责,受害之人情何以堪?”

    “公道自在人心,百姓也绝非傻子,可以任意糊弄。”

    “陛下因顾念臣一个人的情面,失去的却是天下人心。”

    “百姓到时候唾骂的是臣,是陛下,何者为大,陛下应该掂量得清楚。”

    虽然在赵祯眼里,张茂之事小得不能再想,可听完包拯的话,仿佛要是包庇了张茂,就要失去民心一般,赵祯心中一阵悚然。

    作为一国之君,赵祯自然也在乎自己的名声。

    包拯都能为了公道而大义灭亲,他作为天子,又岂能因小失大。

    “包卿不必再言,是朕糊涂,就按包卿说的去办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