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874章 妥协和反击

第874章 妥协和反击(1/3)

    五华山,朱皇帝的乾清宫,西暖阁内。

    “咚咚咚、、”

    此时此刻,龙座上的朱皇帝,被气的脸色发青,怒目圆睁,敢怒不敢动手。

    大殿的下面,则是一众朝廷重臣,继续玩命磕头,希望上面的朱皇帝,能听从他们的谏言,开放科举。

    但是,他们也是很清醒,知道朱皇帝的脾气,因此不敢再大声劝谏,只剩下磕头不止。

    “哎”

    “都起来吧”

    “别再磕了,再磕下去,地砖都要磕破了”

    “你们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朝廷就更缺官员了”

    沉寂僵持了一会,强势霸道的朱皇帝,气势一坠,深叹一口气。

    摆了摆手,示意他们都起来,别再磕头了,再磕下去,问题就更多,于事无补。

    没办法啊,他是大明的皇帝,但也就是一个人,不能劈成好几瓣。

    大明朝廷是一个整体,它的正常运转,少不了下面所有重臣,参与和决策。

    当然了,朱皇帝也可以用刀,把他们全砍了,甚至族灭九族,砍掉他们身后的所有人脉家族。

    但是,砍完了,朱皇帝还是要去找人,找更多不知底细的人,去接手朝廷的烂摊子。

    “咚咚咚”

    “陛下圣明”

    “皇恩浩荡”

    “老臣叩谢皇恩”

    “吾皇万岁”

    、、、

    听到这里,跪在中央的一众朝臣,左看看,右看看,都是满脸的无奈。

    迫不得已,他们也不好继续跪下去了,只能磕头谢恩,勉强的爬起来,慢慢站回去。

    没错,他们这帮人,都清楚朱皇帝的为人,确实是英明神武,更是武夫杀胚皇帝。

    一旦逼急了,其产生的后果,肯定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毕竟,千里为官,也只为财,为了自己的身后名,家族的兴盛,更是为了效忠大明。

    “哎”

    待众人站好了,朱皇帝再次深叹一口气,脸色暂缓,表情也很无奈。

    同时,心中也在默默暗记,刚才站出的官员,是有不少啊。

    但是,也有一大堆,没有站出来的,右侧的五军都督府,武将系列,楞是一个都没动。

    同样,左侧的文臣,老叔公朱企鋘,刘高宜,金光,王文简等等,他们也没有站出来。

    没错,这些都是岷王潜邸之臣,或是两广的官员,也算是朱皇帝的有力支持者。

    沉思了一会,工于心计的朱皇帝,才把目光看向左侧,耐着性子,苦口婆心的说道:

    “张尚书”

    “陈尚书,胡侍郎啊”

    “你们都是老臣子了,也算是三朝元老”

    “为官几十载,为大明王朝,尽忠职守,鞠躬尽瘁,劳心劳力”

    “朕要是没记错的话”

    “在永昌府,磨盘山战役的时候,你们就跟了朕,一起备战杀鞑子”

    “你们啊,跟了朕,那么长的时间,应该知道朕的心思”

    “朕不是昏君,更不会是暴君”

    “朕就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大明国祚的延绵永存”

    “这个科举科考,选拔任用官员,才不能现在就彻底放开啊”

    是的,在场的所有官员,除了极个别的人,都可以算是三朝元老,甚至是四朝五朝元老。

    道理很简单,能站在这里的重臣,大部分都是进士举人出身。

    而大明王朝,真正的科举选拔,还要回溯到崇祯王朝,20几年前的事情了。

    这里面的重臣们,很多都是经历崇祯、弘光、隆武和永历王朝,妥妥的大明四朝元老。

    更何况,张佐宸、程源和胡璇三人,也算是岷王朱雍槺,半个潜邸之臣了。

    毕竟,他们几个人,在永昌的时候,就投靠了岷王府。

    后期的岷王监国,也是他们鼓吹起来的,带着永历王朝,剩余的几百官员,搞了三次大集会,推举岷王做监国。

    所以说,朱皇帝要想做好这个皇帝,肯定不能辜负了他们,更不能下死手,否则人心就完蛋了。

    “咳咳”

    过了一会,再次环顾大殿,看着一双双充满期盼又无奈的目光。

    霸气又老辣的朱皇帝,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继续开口安慰道:

    “再等等吧”

    “时机未到”

    “朕在这里,再次重申一次”

    “少则半年,多则一年,这个科举选拔,绝对会如期进行”

    说完后,朱皇帝又再次重重的点了点头,目光坦诚,没有一丝的做作和隐藏。

    是的,他已经想好了,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大明西南王朝,就要发动东征大北伐了。

    到时候,定鼎南京旧都,拿下整个长江以南的所有州府县,地盘够大了,也到了开放科举的时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