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864章 张苍水的江南格局(下)

第864章 张苍水的江南格局(下)(1/2)

    舟山群岛,悬山小荒岛上,一个小茅草屋里。

    “咳咳”

    旧港侯张苍水,轻咳两声,环顾左右,脸色一正,郑重的点了点头,一脸的严肃。

    “接下来的重头戏”

    “就是南直隶了,这里是全国的赋税,也是丁口重地”

    “下辖十四个府,十七个州,九十六个县,占天下赋税近两成”

    “唐将军,三位老兄长,诸位将军,请看这个图”

    说着说着,就指向中间发黄陈旧的小地图,大声的说道:

    “古往今来”

    “历朝历代多少事,一条长江水,万里碧波流,南船北马,长江天斩,都在这张图上”

    “从杭州湾,崇明岛,一路溯长江水西进”

    “沿途经过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和镇江府,最后就是南京城,也是太祖皇帝的龙兴之地”

    “同样,这一带的州府县城,也是满清鞑子,在长江以南的重点防御要塞”

    “没错,他们防御的侧重点,就是这条长江水道,防备本朝的水师战舰,从外海进攻南京城”

    “至于长江以北,两淮地区,都是背靠中原,他们反而不担心失陷,兵力布置比较少”

    “所以说,十几年来,满清鞑子,耗尽国力,苦心孤诣,就是要守住苏松常镇四个府,再加上一个南京城”

    “他们的江山,才能鼎立控制江南各省,避免南北僵持,隔江对峙”

    没错,长江,在整个中原地理上,既是黄金水道,也是南北天堑,扼守天险,南北分治。

    三国时期,东吴王朝,定都南京(石头城),控制住了长江天险,形成了南北分治的局面。

    五代时期,南方的吴越政权,也是依托长江天险,建立了割据政权。

    同样,满清定鼎中原,南下大江南,第一个要突破的,就是长江水道天险。

    所以说,才会有扬州之战,长江保卫战,大名鼎鼎的史可法,全城军民被屠戮的惨剧。

    满清鞑子,拿下江南以后,也是一样的战略,死死守住长江南岸,苏松常镇四个州府和南京城。

    他们很清楚,水师不是清军的强项,只要控制了这些要塞州府,长江以南就丢不掉。

    “去年”

    “延平郡王,还有老夫的义军,北伐进攻南京”

    “战略上就是如此,封锁长江水路,不打江北,全心全力攻打南岸”

    “甚至是,放弃了苏松常三府,直插中间的镇江城,最后再兵临南京城下,一战定胜负”

    “哎”

    “可惜了啊”

    “延平郡王,孤傲不听劝,一意孤行,重兵顿于城下”

    “整整一个多月,硬是围而不攻,期盼城里的清军,能看破局势,开城投降”

    “他也不想一想,整个北伐之战,根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大决战,清军伤亡有限啊”

    “果不其然,苏松常三府,崇明岛的精兵,很快就回援了南京城,导致战局失控,前功尽弃”

    说到这里的时候,老辣稳重的旧港侯,又变的长吁短叹,目光阴郁,满脸的沮丧之情。

    是啊,北伐南京一战,是福建郑氏的滑铁卢之战,也是江浙义军的灭顶之战啊。

    那个延平郡王,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根本听不进张苍水的谏言。

    前期的镇江之战,南京的围城战,明军士气高昂,两岸清军闻之色变,天下震动。

    后期的安庆被围,义军的几万扈从兵马,全部崩溃逃亡,一战打没了江浙抗清势力的底蕴。

    “哎”

    “不说了”

    沉思、回忆、呆滞了一会,稳重老成的张苍水,撇下脑海中的恨意,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在此之前”

    “咱们还是先说一说,满清鞑子的南下援兵吧”

    “去年的北伐,江南沸腾,天下震动”

    “北京城的满清鞑子,也是惶恐不安,惊恐万分,担心失去江南重地”

    “于是,前前后后,派出了几支援军,南下增援”

    “第一批,有镶黄旗的达素和穆里玛,正黄旗的爱星阿,正白旗的明安达礼”

    “他们四个人,全是上三旗的大将,各部一万人左右,总计四万人”

    “如今,爱星阿死在了广州城,达素去了福建福州,明安达礼去了湖广”

    “就剩下一个穆里玛,他是鳌拜的亲弟弟,手头上全是精锐老武夫,就驻守在镇江府”

    “第二批,就是岳乐的大军”

    “这一次,他们的兵力,是前所未有的雄厚,整整五万大军,一直驻守在南京城”

    “不过,据这边收到的消息,这一批援兵,有不少的新兵,也就是鞑子的狗奴才”

    是的,去年到现在,满清的大江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机。

    厦门的郑氏海逆,领兵十万北伐江宁城,兵临大江南,两岸沸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