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854章 朱皇帝的口谕

第854章 朱皇帝的口谕(1/2)

    舟山群岛,悬山小荒岛上,宽敞的茅草屋里。

    大明朱皇帝的使者,一众江浙鲁王旧臣旧将,小范围的交流会议,正在进行中。

    “嗯”

    “是的,条件很差”

    “末将都看到了,确实是很艰难”

    坐在左侧首位的唐平,大明朱皇帝的使者,挺直腰杆,听完对面三个老头子的抱怨和诉苦。

    面目淡定从容,没有一丝的意外,重重的点了点头,开口认同他们的困境,表示很理解,一切都看到了。

    这都是情理之中,大西南的皇帝,还有侍从室的郎中,也都考虑到了,也有相对应的措施办法。

    如果是郑氏北伐之前,江浙义军,还是有一点点实力的,至少能周旋对抗江浙的清军水师。

    郑氏北伐之后,张煌言的义军,被延平王卖了个干净,丢在芜湖,当成了垃圾一样,任由满清四面围剿。

    一场北伐大战下来,张煌言能留下一条狗命,还是靠他自身的威望,老百姓愿意收留。

    如果是普通的一个人,早就卖给了满清,用人头换赏银米粮了。

    “诸位老大人”

    “说的也很对”

    “旧港侯,是江浙义军,南直隶的抗清领袖,旗帜人物”

    “确实是如此,不宜离开这边”

    “放心吧,陛下也考虑到了,不会强人所难的”

    沉思了一下,唐平也听出了对面的意思,继续开口,安抚他们最担心的问题。

    是的,朱皇帝爱才心切,当然希望这个,抗清大英雄张苍水,去大西南的朝廷任职。

    但是,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江浙义军肯定不会放人,江南的形势严峻,更离不开张苍水。

    再有一点,朝廷也都考虑到了。

    是的,派系不同,有些人,就是会担心进入大西南,有进无出啊。

    毕竟,以前的鲁王监国朝廷,跟永历王朝,也是很不对付的,争抢过大明皇帝位置。

    去年的张苍水,之所以接受永历的册封,也是形势所迫,现在更是如此,快混不下去了。

    “咳咳”

    又过了一会,对面的众人,还是一言不发,用深切期望的目光,紧紧盯着自己这个大明皇帝的使者。

    锦衣卫百户唐平,也是懂他们的意思,没让他们失望,重重的咳了一声,表示他还有话说。

    脸色一正,猛的站起来,朝着大西南方向,拱了拱手,再环顾四周,表情严肃的大声说道:

    “陛下口谕”

    “哗哗哗、、”

    “哐当、、”

    口谕一出,桌子上的人,周边站着的核心成员,惊爆惊诧,反应过来后,纷纷猛的站起来。

    纳头便拜,两侧的桌椅板凳,哐哐直响,局面乱的一塌糊涂。

    一个个鲁王旧臣旧将,表情严肃,盯着站立的唐平,口中高呼:

    “陛下万岁”

    “吾皇万岁”

    、、、

    没办法啊,既然做了大明臣子,碰到了圣旨口谕,肯定是要跪下去的,这是君臣之礼,不可废。

    此时此刻,这帮江浙大佬们,心中很纳闷,看来啊,大西南朝廷,准备很充分啊,有心彻底搞定这边。

    “张爱卿”

    “诸位臣工,军中将校”

    “满清势大,实力犹存,抗清杀鞑子,非一朝一夕之功”

    “卿等文臣武将,当小心谨慎为上,不可死战浪战,当留存有用之身,以待天时”

    “朕相信,这一天,不会让卿等,等待太长太久,黎明的曙光,也许就在眼前”

    “其次”

    “江浙义军,身处满清腹地,兵微将寡,粮饷匮乏,危机四伏”

    “朕在昆明城的皇宫,也是略有耳闻”

    “正所谓,皇帝还不差饿兵,军无粮则散,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朕已下旨户部,锦衣卫,皇家广东十三行,联手谋划,酌情押送少量兵械粮草,北上江浙沿海”

    “最后,江浙义军,官员官职,军队编制,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战斗力不足”

    “大明朝廷吏部、兵部、五军都督府,已草拟部分整编改编方案,望卿等酌情考虑”

    “同时,朝廷也可派出少量军队骨干,基层将校,随同船队兵械粮饷,一起北上江浙沿海”

    “协助张爱卿,军中大将,整顿义军,编制规模,能早日恢复军队战斗力,杀敌报国”

    “诸位臣工,可安心放心,朕的军队,大明的军队,永远是足粮足饷,概不拖欠”

    “以上三条,朕不强求,不强制,更不会威逼威压”

    “望张爱卿,诸位臣工,义军大将,好自为之,莫让朕失望”

    哔哩吧啦的,浑身是胆的唐平,声音如虹,气势十足,倒背如流,把朱皇帝的口谕,一口气全部说完了。

    没错,这个差事很不好做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