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第一搅屎棍 > 第654章 死了也好

第654章 死了也好(1/2)

    张世康的表述可谓振聋发聩,以至于卢象升和孙传庭对视一眼,都轻微的皱了皱眉头。

    上千年的儒家礼仪之邦传统,使他们对穷兵黩武式的对外入侵十分敏感。

    在此之前,张世康虽然偶尔对他们提及他对以后的构想,什么海洋贸易、海外殖民,卢象升他们几乎与崇祯皇帝一样,并不怎么感兴趣。

    殖民这个词他们倒是不陌生,简单言之便是派大明汉人出去,占领别人的土地,这也与儒家传统不符。

    起初他们觉得大元帅还年轻,或许以后会改变看法,计划的真正执行可能也要很多年以后。

    可他们没想到,大元帅是来真的,而且是说干就干。

    “大帅,若只是去漠西驱逐蒙古人,想来朝廷必不会过多干预,但倘若让朝廷里的那些人知道,李将军是要往更西边,想来他们不会……”

    虽然心底里也对这个计划不看好,或者说不喜欢,但卢象升却决定从朝臣的角度委婉的表达意见。

    “他们懂个屁!再过些年,罗刹人就该打过来了!”张世康直接打断了卢象升的发言。

    这可完全不是危言耸听,近代历史书中,中国与俄国发生战争,也就是十年后的事。

    张世康绝不会放弃西伯利亚,与其等着俄国人主动过来,不如趁他们立足未稳找上去。

    看看究竟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

    你罗刹人不呆在东欧种土豆,来俺们西伯利亚要饭来了,这里距离中国更近,就算欧罗巴人的火器不弱于大明,张世康心里也有底气。

    “此事本帅回去后便会与陛下商议,但该做的准备必须要提前做。

    罗刹人的拓荒者已经抵达了叶尼塞河,留给咱们的时间不多了。”

    张世康叹了口气道。

    卢象升与孙传庭再度对视一眼,选择了沉默,而孙维藩和曹变蛟则一直以张世康马首是瞻,大帅拉的翔,那都是香的,大帅说的话,那肯定是对的。

    唯有故事的主角李自成,见诸多大佬发表完意见,自己才冲张世康拱了拱手道:

    “若西征兵力以两万为宜,卑职希望大帅能为卑职提供一支五千人的火器部队。”

    一年多的草原流浪生活,让李自成对草原有了更深的理解,全骑兵确实机动力高,但却仅仅是追平了蒙古人的作战方式。

    而且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为什么要用蒙古人的方式跟蒙古人打仗。

    官山之战告诉他,火枪和火炮才是王道,才是大明的作战方式。

    只要侦查工作做到位,他们大可以提前选择阵地打防守反击,即便是要进攻,只要有足够的火炮,打那些各自为政的蒙古部落还是有把握的。

    毕竟自黄金家族没落之后,蒙古各部落再也没能拧成一股绳,各部落之间都因为牧场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矛盾。

    没有了建奴来调和,他们绝对无法像官山之战一样,纠集几乎全部部落的精锐一起战斗。

    大元帅自执掌兵权以来,从未有过败绩,而近卫军的王牌便是火器部队。

    一路向西注定困难重重,全靠冷兵器,就算他的部下再能打,也早晚会消耗殆尽。

    “没问题,近卫军的铜炮你可以带走三十到五十门,火枪可以提供,火枪手需要你自己培养,本帅只能给你派遣一个百人队用于训导。”

    张世康想了想后便答应了李自成的请求。

    心道这李自成果然还是识货的,一下就相中了大明如今最先进的火器部队。

    这些玩意儿虎贲军也眼馋的很,但由于产能还没提上来,所有人都得排队。

    之所以对李自成如此大方,是因为张世康认为,没有什么比开疆拓土更能造福子孙后代的了。

    敲定了此事后,众人就分兵事项再作商讨,最终决定李自成率领其残部赶赴锦州,与在那里的罪字营汇合。

    他将在那里给罪字营部众交代清楚他们接下来要做的事,以及这件事的意义,好让他们放弃回到关内。

    除此之外,罪字营火器部队的规训也将在那里进行,直到张世康说服内阁以及天子,向他们下达西征的命令。

    卢象升率领天雄军、秦兵以及近卫军曹变蛟部北征漠南蒙古。

    而张世康则率领剩余近卫军,以及虎贲军吴三桂部进军义州。

    这一天于历史来说注定意义非凡,会议进行的并不严肃,众人在张世康的带领下席地而坐,吃着喝着。

    但却改变了整个蒙古地区、乃至西伯利亚以西的格局,后人称之为树下会议。

    ……

    同一天,义州城。

    有人欢喜有人忧,在大明军队踌躇满志的商议接下来如何反攻的时候,大清国这边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

    义州城内,自官山一路奔逃至此的八旗兵们,一进城里边嚎啕痛哭。

    他们自加入八旗之后,从未经历过官山这样的惨败,太多的人死在明军的枪炮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