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 第422章 破我心境?呵呵

第422章 破我心境?呵呵(2/2)

“你说不可就不可?要不是给佛祖面子,就不是驱逐出境那么简单了。”

    渡业叹了口气:“唐施主何必咄咄逼人呢!”

    “咄咄逼人?”

    唐仁面带讥讽道:“如果今日我只是个无权无势的百姓,恐怕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吧。”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个道理,不用我教你吧!”

    渡业闻言眼神中涌现出一丝意外,他没想到,唐仁还懂佛教经义,当即叹了口气,双手合十道:“施主着像了,施主名号,贫僧亦闻一二。”

    “佛言:“一切众罪中,杀生最重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云,杀生者必招五苦果:其一,寿元短促,命途多舛;其二,常陷惊恐忧惧,心难安谧;其三,仇雠众多,纷争不断;其四,身死魂堕地狱,受无尽苦厄;其五,纵得脱地狱,再世为人,亦难免短命与疾病缠身。”

    “想免遭恶果,贫僧有句良言送于施主。”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说话间,道道泛着金光的梵文向唐仁荡去。

    看到这一幕,渡苦的脸色顿时平静了下来。

    金刚寺的僧人也露出了振奋之色:“这是师伯面壁十年悟出的揭语,当时出世时,还引得了佛鸣,可谓师伯的立身之道。”

    “没错,想来通过师伯的感化,这位唐大人必定能迷途知返。”

    百姓们则是满头雾水的开口道:“这位大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

    有了解的立刻开口道:“他说的前两句,寓意着菩提树是佛陀成道的象征,这里以树喻身,强调身体是修行的载体,如同菩提树是悟道的根基。”

    “明镜台是古时放置铜镜的台座,镜面洁净可映照万物,诗中以明镜喻心,说明人心如明镜,需保持清净无染,方能如实观照世间万象。”

    “后两句中,拂拭指的是通过持戒、禅定、忏悔等修行方式清除内心的贪嗔痴等烦恼。尘埃则象征着外界的诱惑、内心的烦恼如贪欲、嗔恨、愚痴等。”

    “其寓意为修行需持续努力,不可懈怠,要通过不断修行避免被外境所扰,保持心性清净,最终达到解脱自在的境界。”

    “就是让唐大人勤拭明台了?”

    “就是让唐大人为自己做过的错事忏悔的意思吧。”

    “没错!”

    唐仁见状眯了眯眼睛,好阴的和尚,现在还想破我心境,怎么,想让我收回成命,积攒功德?呵呵,做梦。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