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第183章 对又如何,错又如何?

第183章 对又如何,错又如何?(1/3)

    曹操如此善杀之人在历史上都被这些人弄得是焦头烂额几次差点全盘皆输。

    而说陈皓是国之巨贼这个说法则是在太尉杨彪,司徒王允,还有司马防等人被陈皓诛杀之后呼声更高。

    所以,此时的天下表面上看起来一片承平。

    事实上反对陈皓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最起码那些被触及了很大一部分利益的士族门阀虽然表面上屈服于陈皓。

    但暗中还是在不停的搞一些小动作。

    而且东汉末年的言论绝对是自由的。

    名士,还有一些未出名的士子都以抨击掌权者为乐,并且以此增加自己的名望。

    此时,在距离襄阳城外不远处的一处山庄当中正进行着一场关于陈皓的别开生面的辩论。

    此山庄名为水镜。

    乃是颍川人司马徽在避难之际所造。

    司马徽,字德操品行高尚,学术出众,和荆州豪族庞氏的庞德公乃是至交好友。

    原本司马徽居住在颍川,但后因黄巾之乱来到了荆州襄阳。

    庞德公十分敬佩司马徽的为人还有学识,便称其为水镜先生。

    事实上其实东汉末年的时候名士名儒们就是这样互相吹捧的。

    今天你称我为治世之才,明天我叫你为王佐之才。

    不然怎么会有名士之称?

    其实都是相互吹捧而来的。

    东汉末年最出名的便是许昭的月旦评了。

    就拿荀彧还有曹操两人来作比较。

    如果荀彧并非是荀氏的族人,而是一个寒门世子那是绝对不可能得到王佐之才这样的评语的。

    而曹操即便家中那时如日中天,可是因为曹操是宦官浊流出身,被士人们所不耻,所以许昭根本不会理会曹操。

    若不是当时袁绍出面的话,曹操根本得不到这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的品评。

    所以名,在东汉末年绝对是一种利器。

    可以杀人于无形,并且争夺天下的利器。

    其中用名最出众者,便是刘备。

    有人说刘备虚荣。

    说刘备是假仁假义。

    但不管怎么说,能将假仁假义装一生的人,那和真的又有什么区别?

    刘备这一生都在经营皇叔还有仁义这两个字。

    曹操曾言,原本他不知道世间竟然有人用仁义可以当作武器。

    但刘备做到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如此忌惮刘备。

    而庞德公对司马徽称之为水镜先生和许昭的月旦评一样,都是出自文人名士的“惯例”而已。

    除此之外,庞德公嘴里还有另外两人更为出名。

    其中之一名为卧龙,其二便为名凤雏。

    这两人之名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也多亏了庞德公。

    司马徽到荆州避难之后,便建立了水镜山庄。

    因庞德公乃是荆州

    豪族,有庞德公给的亲言称呼,司马徽的声名大噪,很多人慕名而来为的就是和司马徽学习。

    而庞德公也是不惜余力,甚至将自己的族人庞统送进水镜山庄。

    正所谓是花花轿子人人抬,很多荆州豪族也都慕名而来。

    水镜山庄因此也更加出名。

    再加上战乱的波及,这里人数经常多达上百。

    而这上百人当中则分成了两派。

    为什么分成两派呢。

    那是因为是司马徽留下的作业。

    司马徽留下的作业便是让众多学子就当朝时局来辩论。

    辩论什么呢。

    当然是辩论当今燕王陈皓究竟是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究竟是在匡扶汉室基业,还是准备篡汉自立。

    原本这个话题还很小心翼翼。

    但在陈皓举兵来到荆州之后,这个话题就再次被扩大了。

    并且因为陈皓在长沙下令斩杀了魏氏一族之后再次被推上了巅峰。

    魏氏虽然在长沙,而并非襄阳士族,但兔死狐悲,此时山庄当中多为士族子弟。

    对于陈皓善杀士族这一点,早就已经引得天下士族不满了。

    琅琊的王氏因为司徒王允之事被诛杀。

    南阳袁氏,清河崔氏,河东卫氏,河内司马氏,还有同样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等等等等。

    如今又多了一个江东魏氏。

    陈皓血腥的屠刀上面沾满了士族的鲜血。

    这样荆州士族人人惶恐不说,也都十分痛恨陈皓。

    因此辩论陈皓是非忠奸则分成了两大派。

    其中之一,全部都是由士族组成的,毫无疑问都认为陈皓是国之巨贼。

    而另一派,则是因为本身即是寒门,所以并不这么以为。

    而这其中有两个代表人物。

    士族一方的代表人物便是一名手持羽扇,身着白袍的年轻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