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仪器制作精巧,能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观测星象。以后有机会,咱们也可以尝试制作一些。”
另一边,在一间教室里,一位从天竺国学习回来的学者正在传授天竺的数学算法。
学者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奇怪的符号,说道:“同学们,这就是天竺国的数字算法,用这些符号代表不同的数字,运算起来十分便捷。来,咱们一起算一道题试试。”
学生们好奇地跟着学者学习这种新的算法,不一会儿,就有人算出了答案,兴奋地举手回答。
除了学术交流,艺术方面的交流也热闹非凡。扶桑国的舞蹈、音乐在长安的街头巷尾流行起来,不少长安的姑娘们纷纷学习扶桑舞蹈,穿着类似扶桑风格的服饰。
房遗爱看着街头穿着新奇服饰跳舞的姑娘们,对李靖宇说:“靖宇,你看这文化交流,让长安变得更有活力了,到处都是新鲜玩意儿。”
李靖宇笑着说:“是啊,房大哥。这还只是开始,以后各国的文化在大唐交融,说不定能创造出更精彩的东西。”
随着贸易筹备和文化交流的推进,大唐上下各方都积极响应。
商人们纷纷组建商队,准备投入到海上贸易中。他们四处采购大唐的特产,准备运往海外大赚一笔。同时,也有不少商人开始打听海外各国的市场需求,想着引进一些新奇的货物在大唐销售。
工匠们则对从海外学到的技术充满了兴趣。那些制作金银器的工匠,学习了大食国的工艺后,制作出的金银器更加精美绝伦,在长安的市场上供不应求。纺织工匠们借鉴了扶桑国的布料处理技术,让大唐的丝绸又有了新的特色。
老百姓们也感受到了这股变化的热潮。街头巷尾的店铺里,开始出现一些从海外运来的香料、宝石等稀罕物,虽然价格不菲,但还是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观看。孩子们则对那些从海外传来的新奇故事和玩具着迷,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房遗爱和李靖宇看着大唐因海上丝绸之路发生的这些变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房遗爱笑着对李靖宇说:“靖宇,你看,咱们这一路的辛苦没白费,大唐正在一点点变得不一样。”
李靖宇点头道:“是啊,房大哥。这海上丝绸之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大唐与世界交流的大门,以后的变化肯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