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 第191章 投资铁路

第191章 投资铁路(1/2)

    191

    别山君吕涛在封国军城看似卵事不管,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有多忙,首先,他有五块责任田需要耕耘;其次,他有十五个子女,不,现在差不多二十个子女需要抚养;再次,他需要每天指导工坊秘密研究;最后,也是最重要花费时间最多的,他得着书立说操心教育。

    是的,教育,花费了他太多心思的教育,特别是那所初级师范学校。

    别山封国虽然来自于秦,却立国于楚,其国民又来自五湖四海,但是,别山封国口音却独立于世。

    如果七国之民初来封国商城会发现,商城口音有点像燕赵底韵,又夹杂秦腔楚调的一种奇怪口音。

    这些口音肯定是因为别山君的影响,但是,这不是吕涛想要的,封国口音也不是他创造的拼音正音。

    所以,屡教不改者已经教不了也改不了了,但小学学童是国家希望,欲纠正小学生口音,只能从初级师范学校开始。

    可以说,入读初级师范学标准拼音是主要课题,正音不单要求笔试,还要求口语考试以及听力考试。

    为了推广标准音,别山君花私库创办初级师范,想考初级师范必须签订定向工作协议,也就是说,师范好考,而且包分配工作,但分去哪里得学校说了算,否则将面临起诉追责和拉入考公黑名单。

    在没有录音机时代,想把如此广袤的国土变成车同轨书同文语同音,其难度不可想象。

    但别山君就这样下决心做了,他不单做,而且每天会去亲自授课(向教授授课),而且拿出资金补贴海外教师(礼部有百分之五额度税收)。

    当然,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二十年把小学口音标准化,以后中学和大学口音自然而然标准化,全国百姓口音也会标准化。

    现在的别山军城说是军城,其实不如改名叫学城,因为城内不但有海军学院陆军学院,还有初高级师范学院,封国大学,十几所小学和中学,以及由别山君及吕氏宗族合资创办的私立职业学院,比如工科学院,地理绘图学院,航海学院,金属研究学院等等数十所学校。

    整个军城,只有一个亲卫旅兵力守卫,但两所军校长短期进修军官超过一个旅,再加上其他学校,军城光学生超过三万。

    所以每日黎明,两所军校就吹起床号,城中刚吹完,军城城头又吹起起床号,再至其他学校敲响起床铃声,然后便是惊天动地的操练声走步声,然后是朗朗读书声,再到深夜依次吹响熄灯声。

    就问城内居民烦不烦?

    但是,你烦你早点搬走,有的是人不嫌烦,现在的军城,真正的居民不足十万,可这些军城居民来头没有一个简单,他们不是跟随别山君第一批入楚士卒,就是跟随别山君参加过大战,要不就是老一批工坊工人家眷。

    普通人想进城参观可以,想安家置业难如登天。

    别山君的忙还在书房,他每天有三分之一时间在书房写写画画,除了编写教材,他其实一直在秘密书写“遗言”,

    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遗言,一部只能未来封君可以翻看的最高机密,里面主要是他书写的华夏历史,从秦至汉至三国至晋至两千年后所有大事和历史名人以及历史事件知名着作。

    没有系统的别山君只能靠死记硬背,这样的死记硬背已经坚持了五六年,其笔记已经记到北宋。

    写下历史记忆就是让未来封君自主决定何去何从,是选择主宰华夏,还是像他一样做个旁观者,做个历史见证者。

    当然,历史早已经被影响被改写,所以他的遗言准确性肯定大打折扣,比如雪山提前被华夏影响,以后会不会有吐蕃,会不会有西夏,会不会有成吉思汗,会不会再有西夷入侵,但肯定没有倭寇入侵,因为那地方差不多绝种了,是的,已经可预见的被物理绝种,光这两年,被贩卖的倭女超过十万,以后只会越来越多,没有倭女的繁衍生息,这个种族只能被迫灭绝。

    现在发配的刑徒嘛!应该不至于不认祖归宗吧!而且岛上还是有官衙学校的……

    自从墨徒李四把蒸汽火车搞出来后,封国工部就开始发修铁路标书,这条线路内径宽一米五,长度大概在七百里左右,他从东部鱼城起始,穿过商城和军城至云城,再从云城大江边向西至武昌,再连接汉口至江夏城。

    等于这条铁路会穿过七座大城市直到大洪山东侧。

    当然,虽然一路基本上都是平原地带,但须经过数条大支流和数十条溪流,它需要夯实路基,再铺设水泥枕,再填充砾石,加上架数座桥梁,以及沿路站点。

    所以初步估算造价为百金圆每公里,总投入超过五百万金圆。

    当然,这个超高造价是不能和后世机械化造价比的,现代不但水泥贵,钢材贵,人工更贵,还有一个就是第一次修建铁路没有任何经验和技术。

    至于这笔投资来源,经过四院协议,由国家税收投资一半(国税有百分之三十民用额度),剩下的一半向民间筹集,铁路运营后收益按照股份瓜分。

    别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