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世家的上下三千年 > 第132章 西征骑战一

第132章 西征骑战一(1/2)

    132

    以六千兵马对战源源不断的天竺骑兵,吕昆不但不跑,而且在吹集结号。

    是的,跑肯定跑得掉,但吕昆却不想跑,此次西征,虽然这些仆从军未再敢造次,但作为西征主力骑军,也是时候亮个相了。

    军人以武服众,如果一直当观众,是不可能长期压制这些桀骜不驯的野蛮部族的。

    当然,吕昆敢于放手一搏是因为他见识到了这些天竺骑兵的实力和装备,说实话,他很失望,比如刚刚发生在华氏城下的骑战,天竺骑兵以数倍于敌的数量优势竟然让半数敌骑安然而退,而且,此战被杀死的天竺骑数倍于敌骑损失。

    还有他们的盔甲,可能是天竺太热,也可能他们从未发生过残酷的战斗,他们的盔甲多为皮马甲(半身胸甲),此单薄皮甲只能护住胸口,而且还把皮甲涂抹成五颜六色,头顶插上锦鸡羽毛,额头还点上红印,总之,全是一堆华而不实的样子货。

    因为石桥宽度有限,所以从华氏城源源不断赶来的天竺骑兵拥挤在石桥上,这给了秦军充分的时间整队列阵。

    吕昆的亲卫团有足足一千八百骑,而且其中有八百重甲骑兵精锐,这些精锐重骑身高体壮,须能披三层甲,须能开三石强弓,配备反曲复合骑弓一把,马刀一把,马枪一杆,重箭五十支,马料补给五十斤。

    这样沉重的负重,在中原需要一骑三马甚至于四马,但在天竺,只需要两匹优质天竺马便能行动自如。

    所以,在列阵的号令吹响后,亲卫团一千轻骑首先帮重骑披甲,重骑第一层为链甲,第二层为皮质马甲,第三层为别山军工最新研制的冷锻铁甲,铁甲包括胸甲,护臂,披肩,头盔,面罩,以及战马皮甲披挂,重甲连人带马闷罐般被防护成密不透风。

    如此重甲,平时行军是不可能穿戴的,须一匹优质战马驮运甲胄,而且,重甲其实最适合特殊战场,比如此刻聚集在石桥边越来越多的敌骑。

    吕昆也披挂上了重甲,只不过他无需上阵冲杀而是被亲卫护在中间指挥。

    吕昆排了个锋矢大阵,锋矢肯定用八百重甲,一千轻甲铁骑被一分为二左右跟随,随后千余奴骑排左,千余联邦骑排右,再随后是五六百高原骑残兵压着千余八卦军步卒战车。

    等于,已经被打残的高原骑兵负责军法队,冲阵期间,只要敢于脱离骑阵或者掉头逃跑,高原骑兵执行军法——射杀或者斩首。

    看见秦人不但不跑还列阵准备冲杀,闹哄哄的天竺骑兵也开始排兵布阵,天竺骑兵已经过河的至少有万余骑,没有过河的至少还有万余骑。

    已经等不及的天竺骑兵排了个大方阵,天竺人似乎特别爱好方阵,他们的步卒喜欢列方阵,骑兵也喜欢列方阵。

    当然,万余骑的方阵摆开,呼啦啦有三四里的宽度,至于深度,目前他们在缓慢往前移动前压,方阵尾部不断有从石桥增援而至的骑兵加入。

    两阵间距本来在五里左右,但被天竺骑兵慢慢移动压迫,现在只剩下三里空间。

    华氏城河东这块狭长区域本来是块草地,估计以前是阿育王阅兵之处,面积差不多有十里见方,草地西边就是天竺河,北边是肆水河(天竺称其为根德格河),南边是叁水河(巴格玛蒂河),东边是秦军骑阵。

    叁水河与肆水河间距只有短短五十余里,而且多水田沼泽。

    所以,天竺骑兵如果不能冲破敌阵,他们将会被推入天竺河中喂鱼。

    当然,如果秦军这六千余兵马被天竺骑兵包了饺子也会全军覆没,而且,天竺人就是这样想的,他们也是这样做的。

    华氏城头,突然传来一浪接一浪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城头有艳丽似火衣装的国王上了城头,这些欢呼声应该是万岁之类的敬语。

    本来吕昆准备半渡而击,可他遥望城头欢呼又改变了策略,他决定冒险一次,他要全歼天竺三万骑兵。

    是的,他要在天竺王眼皮子底下堂堂正正一战而全歼他的骑兵。

    当然,如果别山君在肯定不会同意拿士兵生命开玩笑,但吕昆是个武将,所谓将军百战死,马上觅封侯,哪有打仗不死人之理,再说,在他眼里,这些天竺骑兵乃土鸡瓦狗耳。

    所以他下令暂停攻击,而是等着这些拥挤在石桥上的天竺骑兵慢慢过河。

    战场之上,双方号角长鸣,一场大战即将爆发,双方战马都在亢奋的刨蹄嘶鸣,双方骑士也都在擦拭刀枪。

    为了鼓舞士气,西征总指挥吕昆打马出阵,他抽出寒光闪闪宝剑沿着锋矢大阵外围慢跑,军阵后方,悬挂在战车上的华夏军乐队抡着鼓锤敲起《将军令》,数面军中大鼓如雨点般同时击打,一种肃穆庄严的节奏瞬间传遍全军。

    打马出阵的吕将军每至一处,皆爆发出山呼海啸般怒吼:

    “万胜……”

    “万胜……”

    “明犯强秦者,虽远必诛……”

    “明犯强秦者,虽远必诛……”

    数千人嘶吼,把天竺人惊得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