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看着最新一期的民生报,上面头版头条新闻是:我军与闯王主力在郏县、襄城地区展开决战,闯贼几十万贼兵兵败如山倒。下面则是描述详细歼敌过程。
头版下边另一条新闻是我军炮兵部队大显神威,不到一个时辰歼灭闯贼重装骑兵一万,贼首李自成吓的魂飞魄散。下边则是重点讲了金圣叹所率炮兵如何用大杀器将闯军杀的怀疑人生的过程。
下边则是社论、评论、分析、预测,民生报已从八版增加到十六版,除了广告外,几乎全是河南剿匪之战。
社论有崇祯写的,也有周延儒、张国维等朝中大臣写的。
崇祯又拿起上一期的号外,则主要是王凌兵发汝宁府,罗汝才率部全体投降,汝宁府、荆州府两府不战而下的消息。
由于民生报将前方消息及时传递到京师及其它各省,这几天,京师及全国官吏及百姓都疯狂了,上到各级官府下到普通百姓,贩夫走卒,甚至街边乞丐,都全在谈论河南剿匪,都在赞扬大将军英明神武,孙传庭用兵如神等等。
现在几乎全是两天一期,印刷已改成了铜活字印刷,报纸更加精美了,还是三文钱一份,每份印刷量已到了一百万份,王丽在每个省都设了分社,每个分社都有印刷厂。
报社收二文,每期报纸的销售收达到了恐怖的2000两,广告费则达到一万两,每期所有营业收入达到两左右。一个月达到了惊人的18万两。除去成本,净赚12万两,报社简直赚翻了。
但是没有人会认为报社赚钱,京师有些贵族也想办报,结果一算,印一份像民生报那样的报纸,投资达十万两白银才能印相当于一个京师的量,而且成本最节省也需要二十文一份报,除此之外,还需要雇佣报社的庞大专业人员,尤其是编辑、记者更是不好找。
算计来算计去,这些人全都偃旗息鼓了,人家皇家报纸,只三文一份,你的二十文,还不是权威,谁会买?没人买,那投资不就进了水里。
崇祯在接下来几天又连续不断的收到好消息:
高杰部与王凌、罗汝才东西对进,李过全军覆灭,李过被擒。
刘芳亮部全军覆灭,刘芳亮投降。
李自成贼兵在宝丰南丢掉步兵,步兵三万余人全部投降。
朝臣们无比兴奋,整个朝堂都喜气洋洋,崇祯皇帝则整天像个孩子一样兴高采烈。
整个京师,每天都在放鞭炮。
城里城外设了许多收容点,对无家可归者、乞丐进行收容,每天都提供三餐及住宿。
钱全部由朝廷出,崇祯现在充分意识到民心的重要。
朝中许多有识之士如张国维、倪元璐、李邦华等人已上奏疏倡议土地改革。
整个后宫也是喜气洋洋,张嫣已不怎么回后宫,现在几乎吃住在银行,有时也住在报社,坤兴公主在报社也为张嫣准备了卧房。
周皇后念念不忘坤兴公主的婚事,她私下对崇祯道:“坤兴这小妮子胆子越来越大了,这次与小凌偷跑不说,还生米煮成熟饭,两人都同床共枕了,说不定现在孩子都有了。”
崇祯无奈道:“真是有辱祖宗啊!不过家丑不可外扬,只我两人知道便可,两人一回来,立即大婚,则什么也掩盖了。”
周皇后道:“陛下说的是,臣妾也想,坤兴公主和小凌千里行军,两人住在一起,互相照顾,也许小凌是出于安全问题才和坤兴公主住在一起的。要不然,两人分开,坤兴的安全便会有影响,她和王凌形影不离,安全自是无问题,臣妾倒相信民间传言,小凌是神的化身,来拯救大明的,这个世界上谁也动不了他。”
崇祯笑道:“神不神的,朕也不信,但朕信谁也杀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