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吏,充实三晋总督府,你怎么看?”,熊章一边品着香茗,一边饶有兴致的看着太子熊恒问道。
“父皇,弥生大人这是想要在三晋之地推行楚法了吗?”,太子熊恒皱着眉头问道。
“他有这个意思”,熊章说道:“晋地被赵无恤统治了十几年,晋地之法大体与楚法相似,只不过没有楚法这般面面俱到,所以弥卿认为三晋之地不需要等到彻底稳定之后再施行楚法”。
“儿臣仍以为此时的楚国不能太过强硬,应该给予晋人适应的时间,儿臣觉得强权之下的秩序,如同压石于草,石虽沉,草芽仍伺机而出。
真正稳固的秩序,当源于内心的认同。
晋地之民,亦是我诸夏子民,非蛮夷之辈,其所以抗楚,多为赵氏贵族煽动及其自身利益所驱。
今贵族已犁庭扫穴,普通百姓所求,不过安居乐业,我大楚若能迅速度其战后饥馑,使其生活甚至优于晋国治下,则仇恨自消,认同渐生。
此非软弱,乃自信也,我大楚既有吞并四海之武力,岂无消化万民之胸怀?”,太子熊恒说道。
看到太子恒认真劝谏的模样,熊章笑呵呵的说道:“放心吧,朕没有同意弥卿的建议”。
熊章见太子恒立刻露出喜色,他又说道:“朕没有同意弥卿之策,并非是觉得你说得对”。
太子恒闻言,连忙问道:“那父皇是何意?”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