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人们对硫磺的化学性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它能与铜、铁等金属起化合作用。
《神农本草经》记载说:“石硫黄……能化金、银、铜、铁,奇物。”
《参同契》记载说:“河上姹女(系炼丹家的隐语,即水银),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鬼隐龙匿,莫知所存。将欲制之,黄牙为根。”
第三,炼丹家在炼丹中,经常使用硫磺,硫磺被当做重要的炼丹药物之一。例如,《三十六水法》中的“硫黄水”,就是用硫磺、白土、醋和尿等配成的。
《抱朴子·内篇·金丹》也记有:“第一之丹名曰丹华。当先作玄黄,用雄黄水、矾石水、戎盐、卤盐、石、牡蛎、赤石胆、滑石、胡粉各数十斤,以为六一泥火之三十六日成,服之七日仙。”
葛洪所说的矾石水,又叫矾石液,就是硫磺。
炭,就是木炭。炭是用来冶炼金属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
“主公,我其实一直以来都很好奇,这些东西,是谁教你的?”
临走之前,萧何问。
“哈,我还需要人教吗?”刘邦对萧何翻了一个白眼,这若是放在从前,萧何必然会怼回去,可如今,他们之间的地位不一样了。
“主公不愧是赤帝之子!”萧何笑了笑,然后告退。
城墙之上,不似刘邦家中气氛那般的轻松,畅快,这里带着肃杀之气,仿佛任何人来到这里,都会感受到自己要随时掉脑袋的准备。
站在这里的兄弟们,不是注视着远方,就是在布置着防御工程。
刘家学派的几个人站在一块,他们注视着远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卢绾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樊哙,他发现樊哙在这个时候居然冷静的出奇,似乎一点都不害怕强大的秦军。
他伸手撞了一下樊哙的胳膊,说:“喂,大块头,接下来你怎么打算守城啊!”
“死守。”樊哙脸色非常平静地说道,“他们来一个,我就杀一个,他们来一百,我就杀一百个!”
“到时候我的腰上,嘿嘿。”樊哙还不忘对卢绾挑了一下眉头,“挂满了人头,想想都觉得壮烈。”
“杀,就知道杀。”卢绾伸手点了一下他的额头,轻骂道:“多学学主公,打仗,要智取!”
没过多久,远方就出现了一批黑压压秦军。樊哙见闻,从怀中抽出了杀猪刀,大喊:“戒备!”
樊哙的话传遍到了每个人的耳中,也就在这时,城内的号角声响起。
至于城墙的对面,此时,萧何正在送周市的使者出城。
“麻烦您替我辛苦一下,转告你家的将军,就说这样的福气,我家主公消受不起。”
“您放心,我定当如实禀告。”使者的脸庞始终洋溢着笑意,他来沛县的这段时间里,在萧何的安排下,生活还是过得很不错的。
告别了周市派来的使者,随着萧何传来了戒备的号角声,他又急匆匆地往城墙那个方向跑了过去。
萧何快步登上城墙,看着黑压压的一片秦军,心中顿时一凉,完了,这是要破城的节奏。
“慌什么!”
刘邦走了出来,看着惊慌的萧何,笑了笑,“萧何啊萧何,你不必如此害怕,这里有兄弟们跟我呢!”
萧何的模样,在刘邦的视野下就像是一只受了惊吓的鸟儿。
“我能不害怕吗?这么多的秦军。”萧何指了指眼前黑压压一片的秦军,“我萧何何时见过这么大阵仗的秦军啊!”
“呵,你还不相信我们兄弟了?”刘邦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看着吧,萧何,我们赤帝军,不管对面有多少兵马,我们都是不惧的!”
......
咸阳的朝堂之上,经过胡亥的日思夜想,胡亥还是觉得,要做一个阿父那样的皇帝,于是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上起了早朝,看着底下站着的众百官们,他学起了阿父的模样。
“群臣呐,今日你们可有什么事情要奏报?”
听闻这句话,底下的群臣纷纷开始躁动起来,他们的眼神有意无意的都会看向赵高。而赵高,则是闭着眼睛闭目养神。
“如果无事的话,我们现在就退朝吧!”胡亥笑了笑,说。
也就在这时,底下的一个臣子站了出来,看着胡亥,语气有些唯唯诺诺地说:“启禀陛下,反贼已经率领军队打进了函谷关,恳请陛下决裁!”
“什么?反贼打进了函谷关?”胡亥一脸惊讶地看着他,然后又看向赵高,不知所措,“你们不是都说是普通的盗贼吗?怎么就打进了函谷关呢?”
“此事究竟是真还是假啊,赵高。”即便胡亥已经看向了赵高,可赵高还是闭目养神,于是胡亥直接喊了他的名字。
赵高这才睁开了眼睛,看着他,道:“陛下,这确实是臣的疏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