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 第603章 北平工地

第603章 北平工地(2/3)


    于是,内城每个坊,都会承接相关的办公衙门、军事、居所等。

    主区,即外地内迁勋爵居住之所。可兴建大宅,三进以上,亭台楼阁,湖泽假山,方可为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商区,即坊内所有商业行为发生之地,连阡划驿、建设商铺、开辟仓储、又有市令督管,方便课税。

    民区,即国人庶民之所,独门独栋,巷道俨然,沟渠穿行,前庭树之桑枣,后院围庐鸡鸭。

    至于官区,便是每个衙门的驻地,更是会承担各种职能,不乏寺观宗祠,神鸦社鼓之所。”

    “这么划分的话,那中间怎么安排?”

    闻言,他笑了笑说:“中间湖泽二分,西南行船,东北作园,引为公用,谓之公园。

    一来,公园植树,他日战时,可用作滚木、弓用。

    二来,可令商民行走,放松心情。

    三来,公园南部行船而走,可降低货运花销,每一座都城内部,水利也是需要注意的,不然会严重影响区域内的物资交通不畅的问题。”

    听罢,两人都若有所思。

    事实上一坊四区一公园的安排,辛屈也是想了许久才定下来的。

    目的也很简单,节约行政成本。

    同时加强对勋爵的监督。

    每个时代都每个时代的弊病,燕国发展军功爵制度以后,辛屈并未加大对勋爵罪罚的惩处力度。

    毕竟那个时候为了团结人心,他不好下死手。

    所以,为富不仁,暴发户搞事,文化程度低的勋爵不法等等问题就留下来了。

    那靠什么去解决?

    只能依靠现在还未彻底分化的阶层概念,利用国人、庶人不怕事的勇气去监督勋爵不法。

    除了一等一的大官住在皇城边,剩下的全部跟国人、庶人住在一个坊内。

    但凡有勋爵搞事,彻底激怒国人、庶人,只要武器不给国人、庶人卸了,他们就敢提刀杀上门去。

    这个时代,还是莽荒,律法不见得比武力更有用。

    所以,将矛盾转嫁出去,你想欺负人前,先掂量一下自己怕不怕死。

    只要类似的案件发生几起,时机成熟了,辛屈就能顺势申饬和约束下边。

    这都是博弈。

    不过,姚册没看出来一坊四区一个公园的安排问题,反而觉得这么安排很不错,说不定等建设完了,他能将自己的族人都迁徙到一个坊内生活呢!

    不然,辛屈设计的官区,不仅有校场,官衙,还有寺观、宗祠的排布,这摆明了就是给他们安排祖宗祭祀的地方。

    只是他没想到,能在官区设立宗祠的,得他恩赐才行。

    而姚册作为辛屈的舅舅,大概率只能待在皇城脚下。

    总之,看完了内城部分区划,姚册带着他们继续走,皇城是严格按照七七之数建造的,东西七里,南北七里。

    一里约莫五百米。

    之所以按照七七之数建设,是因为辛屈设计的紫禁城,是对准北极星布置的,北极星也叫紫微星。

    靠北斗定位建设的城池,自然要按照北斗七星的数字来安排。

    七七之数也是常见或者经常念叨的名词,就被辛屈直接套进来用了。

    然后对准了北极星往下安排城门,自南向北分别有:启兴门、天安门、开泰门、端门、午门、玄武门、地安门七座。

    同时在宫城区域,增加文成门,武德门,也就是后世紫禁城的西华门、东华门的格局。

    暗含北斗七星的左辅右弼格局。

    仔细一看,就能看出来,燕国的宫殿格局,基本效仿后世的明清的紫禁城,然后根据现在的情况进行修改。

    当然,这只是皇城的格局。

    因为皇城内部,需要承担大量的政治活动,同时也需要作为内廷辛屈家族办公、生活的场所。

    所以看起来不小。

    但宫城就小了很多。

    宫城占地面积只有四十五万平方米,也就是九五之数,南北九百米,东西五百米。

    跟后世紫禁城的七十二万一比,那真是小太多了。

    不过,小归小,该有的一点都不少。

    并且辛屈还准备将京城,按照环线方案进行外围建设,因此水道、道路,都是一环套一环的安排。

    按照铁器的发展规律往下走,再加上运河畅通,两百年后的北平,人口破个百万,绝对不成问题。

    来到了宫殿建设的地方,牺洵与微山舟对视一眼,两人眼底都是浓浓的震撼。

    他们看到了如山一般的夯土城墙正在包砖。

    走过甬道,进入皇城内部,一下就看到了不断升高位次的台基。

    也就是三大殿的台基!

    当然,台基的更后方,是一座正在层累的土山,皇城内挖掘出来的土都堆在这里,将来必然成为一座不错的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