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209章 为子谋定

第209章 为子谋定(2/3)

样的重臣都牺牲了!

    还有谁敢异议?

    众人互望一眼,随即齐声恭敬回答:

    “陛下英明,臣等唯陛下之命是从!”

    “好!”

    朱元璋满意地颔首,随即目光一凛,沉声喝道:

    “骠骑大将军朱政听令!”

    声音刚落,一直默默伫立、静观其变的朱政立即挺身而出。

    “末将在!”

    此刻的朱元璋已没了先前的冷峻,笑意悄然浮现。

    他慈祥地看着英姿勃发的朱政,缓缓说道:

    “着骠骑大将军朱政为此次征倭之统率,赐天子剑,统率三军,持节东征,代天讨伐!

    灭倭国,毁其宗庙,惩其**,显我国威!

    此外,此次东征所需粮草器械等事务,均由朱政全权操办!

    各部将吏须全力协助,若有违抗或怠慢者,骠骑大将军朱政可依天子剑先斩后奏,自行处置!”

    “末将领旨,定不负圣望,一举成功!”

    朱政神情庄重,上前叩谢皇恩。

    内心更是感慨万千。

    他深知,老朱为任命自己统率此次东征,不惜以赐死李善长这种巨大代价铺路。

    这背后承载了多少隐忍与牺牲啊!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老朱只是因身体抱恙,担心时日无多,才不得不痛下杀手。

    即便如此,事后多年仍有无数争议,甚至有人上疏鸣冤。

    甚至后来被誉为贤才的解缙,

    也撰写了一份《论韩国公冤事状》,为李善长鸣不平。

    从那以后,每一代都有人因这件事指责朱元璋是暴君。

    可见朱元璋在文人心中的形象已经恶劣到何种地步。

    然而如今,正是为了他,才不得不赐死李善长。

    这份深厚的关爱之情,虽非亲生祖孙,却胜似亲人。

    想到这里,朱政暗下决心。

    待这次征伐倭寇取得胜利,达成卫青、霍去病般的功业之后,

    他也算完成了在大明的一大心愿。

    那时,他将不再四处奔波,

    而是留在应天府陪伴朱元璋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毕竟朱元璋的晚年令人感慨万千。

    “行了,把这些土豆运回去,看好,别损毁任何一个。

    另外刚才交代的事,相关人员回去马上办理。

    全力配合骠骑大将军,违者严惩!”

    事情处理完毕,朱元璋没有多留,挥了挥手示意。

    他又捶了捶老腰,摇头道:

    “好了,回去吧,**,有点累。

    干点农活就这样,真是老了,不行喽!”

    说完,他招手让朱政跟随,一同返回皇宫。

    看到这一幕,在场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并非不敬,实在是今日之事太过惊悚。

    连李善长这样的人都说杀就杀了,

    更何况他们呢?

    可以说,借由李善长和那些牵连的人,

    他们更加明白了朱元璋的强势与不可抗拒。

    想到这里,在场的文官们顿时豁然开朗。

    看来往后必须加倍谨慎,切勿轻举妄动。

    但今日之事一旦传出,恐怕会引起不小的风波。

    众人不禁暗自叹息,对征倭事务丝毫不敢懈怠。

    看来无论如何都要全力支持朱政才行,否则下一个可能就是自己。

    傅友德、蓝玉等人同样感到劫后余生,相视苦笑。

    皇上对朱政的宠爱实在令人难以预料,甚至有触犯忌讳之嫌。

    连李善长这样的元老都被处置,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他们明白征倭之事已无望参与,未来或许只能尽量避开朱政。

    然而心中却始终忐忑不安,不知这只是针对李善长,还是波及自身。

    众人决定找太子朱标询问究竟。

    于是各自散去,回到衙门继续工作。

    朱元璋返回皇宫后,与朱政分别,独自前往谨身殿处理公务。

    刚坐下不久,朱标便匆匆赶来,开门见山地问:

    “父皇,您究竟想做什么?

    韩国公功劳显赫,不仅为朝廷立下大功,还曾教导过我。”

    岂可如此轻易便下旨赐死?

    即便他言辞确有不当,冒犯了父皇,但这等处置未免太过苛刻。

    此举会让天下人,乃至后世如何看待父皇?如何看待我们朱家?

    今日若无个说法,我绝不会善罢甘休!

    “我这是为你好!”

    朱元璋听闻朱标质问,心中愈发恼怒。

    脸色阴沉地站起,目光如炬地喝道:

    “既有先例,必有后续;既有先例,必会重演。

    那李善长胆敢与我作对,次日还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