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204章 又偏袒

第204章 又偏袒(2/3)

动,忽然想到什么,随即展颜一笑,缓解了紧张氛围,才开口说道: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想与您商议。”

    见朱标不再追问且面带笑意,朱元璋松了一口气,温和地问:“何事?说吧。”

    “是允玟的婚事。”

    朱标笑着道。

    “哦?”

    朱元璋略显惊讶,随后点头道:“允玟的年纪确实到了成家的时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着他笑着问:“哪家姑娘让你这么上心?特意来问我意见,难道你自己拿不定主意?”

    朱标回答:“允玟乃是我长子,婚事需谨慎对待。

    况且对方身份特殊,是已故中山王徐达之女徐妙锦。”

    “啥?徐妙锦?”

    朱元璋听后愣住,立刻摇头拒绝:“不行!”

    “为何?”

    朱标疑惑,追问道:“徐妙锦无论身份还是年龄,都很适合允玟。

    难道父皇还有什么顾虑?”

    朱元璋稍作沉吟,坦率回应:

    徐家那女儿早许配给了我的儿子,此事已定。

    *

    “难道又是朱政?”

    朱标听了这话,浑身不自在。

    他本想替朱允炆说亲,却再次牵扯到朱政。

    徐妙锦是徐达之女,朱政若与她联姻,岂不是与徐家捆绑在一起?

    这不是皇上扶持朱政的又一策略吗?

    这般用心良苦,绝非寻常血脉可比。

    然而,朱标只能忍耐,静候皇上的决定。

    但朱允炆对徐妙锦一见钟情,茶饭不思。

    作为父亲,他必须为儿子争取。

    于是试探性地问:

    “父皇,儿臣知错。

    允炆苦苦哀求,他心仪徐家女儿,非她不娶。

    儿臣不忍拒绝,他是长子啊。

    父皇能否成全他们?”

    “绝不可能!”

    朱元璋坚决反对。

    这事关乎朱政的重要布局,怎能因朱允炆而改变?

    虽说是他的两个孙子,但老朱对朱政的宠爱远超朱允炆。

    若非朱标提起,他几乎已经将朱允炆抛诸脑后。

    此刻,老朱面无表情地摇头,语气坚定地说:“什么一见钟情、情根深种,全是胡言。

    朱允炆年纪轻轻就整这些荒唐念头,简直是玩物丧志。

    读书不成,习武亦废,毫无可取之处。

    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决定,岂容他自行选择?你这父亲当地糊涂至极,竟让他考虑此事。

    休想让他改变亲事,你自己倒不如换个更合适的。”

    说完,不等朱标开口,老朱略作思索便挥挥手:“我记起光禄寺少卿马全有个女儿,据说容貌端庄,气质出众,与朱允炆年纪相仿。

    既然他有意成家,那就娶她为妻吧。”

    朱标听罢,目瞪口呆。

    一个是他钟情的中山王之女徐妙锦,另一个不过是光禄寺少卿之女。

    两者相较,实在天差地别。

    况且朱允炆倾心的是徐妙锦,而非马家女儿。

    作为嫡长孙,这样的安排未免太过偏颇。

    朱允炆的地位竟连为朱政提鞋都不配,这般差别对待,实属令人难以接受。

    朱允炆虽为长子,却常被视作非嫡出,连朱标也隐隐感到不平。

    他本想向朱元璋解释,但对方已显不耐,催促他离开。

    朱标无奈归家,忧虑如何向吕氏及朱允炆交代。

    两兄弟早有嫌隙,如今似又添新矛盾。

    待朱标走后,朱元璋未歇息,召刘和入内。

    他对刘和说道:“朱棣坚持亲征倭国,战场凶险,我实在放心不下。

    你把暗卫中的精锐安排到他身边,藏于亲军中,务必万无一失。

    若有闪失,他们无需再来见我。”刘和听后迟疑,担心此举影响朱元璋自身安全,却被断然否决。

    这天下,谁能奈何得了我们?

    无需多言,就这么决定了。”

    说完,老朱从袖中取出一块青色玉印,抛向刘和。

    “拿着吧,遵旨行事。”

    刘和恭敬接印,答了一声,随后悄然退出。

    次日寅时末,满朝文武官员齐聚奉天殿外广场。

    静候早朝开始。

    众人虽默不作声,却眼神交流频繁。

    今日早朝不同寻常,陛下下令在京九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参加,连致仕的老臣如李善长也到场,受伤在家的蓝玉也在其中。

    气氛庄重,不知有何大事宣布。

    忽闻三声净鞭响,奉天殿大门打开。

    文武官员回过神来,迅速入殿,整齐站好,跪拜迎接。

    不多时,朱元璋父子步入大殿,内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