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满脸血污的年轻人突然扒住舱门,用英语哭喊着:
\"带我走!任何地方都行!\"
两名士兵冲上来将他拖走,枪托砸在背上的闷响让机舱里的孩子大哭起来。
蜂医想站起来帮忙,被乌鲁鲁一把按住:
\"别插手,这不是我们的战场。\"
下机过程缓慢而艰难。
\"所有外国公民先下机!\"
一个戴着绿色臂章的军官吼道,\"革命卫队特别通道!\"
威龙小队拿起随身行李,跟着其他外国旅客艰难地挤下舷梯。
机场跑道上的混乱超乎想象——
抱着孩子的妇女在哭喊,老人被挤倒在地,商人们挥舞着成捆的钞票试图贿赂工作人员。
\"这边!\"
军官领着他们穿过人群,走向一栋相对完好的建筑,\"先进行护照检查!\"
所谓的\"护照检查\"只是一张摇摇欲坠的桌子,后面坐着个满脸倦容的边境官。
他草草地翻看每个人的证件,连印章都懒得盖就挥手放行。
远处,一架被炸毁的波音747斜插在机库废墟上,尾翼上的伊朗国旗还在燃烧。
“那好像是……”
\"我们的下一班转机。\"
乌鲁鲁苦笑着指向那团火球,\"看来得另想办法了。\"
提取行李的区域更加混乱。
传送带早已停用,行李被随意堆放在角落,几十个人在疯狂翻找自己的物品。
威龙看到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跪在地上,对着被压碎的行李箱嚎啕大哭。
他们刚要向机场外移动,一队穿着混杂制服的武装人员突然拦住了去路。
领头的年轻人扛着火箭筒,左臂上同时缝着GtI和哈夫克的徽章——
典型的当地民兵标志,可能只是和革命卫队有合作。
\"证件!\"
年轻人用蹩脚的英语吼道,\"特别检查!\"
威龙正要交涉,一个洪亮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退下!这些是外国人!\"
一个穿着革命卫队制服的高大男子大步走来,胸前别着中伊两国国旗的徽章。
民兵们悻悻地让开道路。
威龙注意了一下,那个人的肩章是上尉。
上尉来到威龙面前,用略带口音且不太流利的英语问道:
“中国?GtI?”
威龙与上尉对视一眼,然后肯定地点了点头。
上尉见状,立刻做出一个让他们跟上的手势,并说道:
“领事馆车,这边。”
威龙和他的同伴们紧跟着上尉,一同穿过了由铁丝网围成的临时通道。
这条通道看起来有些简陋,显然是临时搭建起来的。
进入通道后,他们发现德黑兰机场已经完全变成了革命卫队的军营。
沙袋被堆砌成一座座机枪阵地,年轻的士兵们手持武器,神情紧张地盯着各个方向,仿佛随时都可能面临敌人的袭击。
在一个沙袋垒成的机枪阵地后面,威龙注意到一个年纪不到二十岁的小兵。
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双手紧紧握住一本《古兰经》,嘴里不停地念叨着一些话语,似乎在祈祷着什么。
威龙不禁对眼前的情景感到好奇,于是他压低声音,向身旁的威龙问道:
“现在伊朗……到底……谁说了算?”
然而,尽管威龙的声音很小,上尉还是听到了他的问题。
上尉转过头来,脸上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然后用低沉的声音回答道:
“真主。”
他指了指天空,\"地上的话……教士集团控制德黑兰,GtI占着南部油田,哈夫克在西北部山区,库尔德人在西部自立门户,俾路支人在东南部抢劫……\"
跟着阿巴斯穿过停机坪,威龙注意到机场外围正在进行激烈的交火。
远处传来火箭弹的呼啸声,随后是一声巨响,黑烟腾空而起。
但奇怪的是,机场工作人员对此熟视无睹,继续着各自的工作。
\"南城区又在打了。\"
上尉见怪不怪地解释,\"GtI支持的'自由军'和哈夫克资助的'真主旅'抢一个面粉厂——该死,他们原来都是政府军——政府军和革命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