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之深知,若不尽快平息谣言,稳定军心,在北狄的进攻下,防线恐怕难以守住。但他又不能放走那些暗查的人,否则谣言可能会传得更厉害。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苏牧得知亲信暴露被抓后,心急如焚。“郭敬之到底在搞什么名堂?如今北狄增兵,他那边又出了这档子事,边疆局势更加危急了。”苏牧决定亲自前往边疆,一方面了解情况,另一方面稳定军心,应对北狄的进攻。
苏牧能否在边疆查明真相,化解郭敬之军中的危机?面对北狄的大规模进攻,他又能否带领边疆守军成功抵御?大华天朝的边疆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苏牧快马加鞭赶到边疆,一路上心中满是忧虑。到达郭敬之的军营时,只见军营气氛凝重,士兵们虽在执行任务,但眼神中透露出不安与疑惑。
郭敬之得知苏牧到来,连忙出帐迎接。“苏将军,您怎么来了?”郭敬之的神色略显疲惫,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
苏牧看着郭敬之,严肃地说:“郭将军,军中发生的事我已得知。如今北狄大兵压境,我们必须稳定军心,共同应对外敌。但在此之前,有些事我必须弄清楚。”
郭敬之微微皱眉:“苏将军,我郭敬之一生对大华天朝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意。那些说我勾结北狄的言论,纯属污蔑。”
苏牧点头:“郭将军,我也希望这只是一场误会。但如今证据指向你,我不得不查。你先将抓捕的人放了,让他们把调查的情况详细告诉我。”
郭敬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下令将苏牧的亲信释放。亲信见到苏牧后,将在军中调查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苏牧听完后,眉头紧皱。“郭将军,这些情况你作何解释?深夜神秘人出入营帐,军需调配异常,这很难不让人怀疑。”
郭敬之苦笑一声:“苏将军,深夜出入我营帐的并非北狄之人,而是我派去深入北狄内部的探子。近期北狄动作频繁,我担心他们有更大的阴谋,所以才秘密派人去打探消息。至于军需调配异常,是因为我得知北狄可能会对我军粮草进行偷袭,所以提前将部分粮草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
苏牧心中一动,觉得郭敬之的解释似乎有些道理。“郭将军,你为何不将这些情况告知朝廷?”
郭敬之无奈地说:“苏将军,北狄耳目众多,我担心消息走漏,所以才未上报。没想到,却引起了这么大的误会。”
苏牧沉思片刻,觉得此事还需进一步查证。就在这时,斥候再次来报:“将军,北狄骑兵已经逼近,距离我们的防线不到十里了!”
苏牧立刻说道:“郭将军,先不管这些了,我们必须先击退北狄。等击退北狄后,再详细调查此事。”
郭敬之点头:“好!苏将军,我们一起上!”
苏牧和郭敬之登上城楼,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北狄骑兵,眼神坚定。“传令下去,弓箭手准备,等敌军靠近,万箭齐发!神机营准备‘震天雷’,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苏牧大声下令。
北狄骑兵越来越近,“放箭!”苏牧一声令下,顿时,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北狄骑兵。北狄骑兵阵脚大乱,但他们仗着人多势众,依然继续向前冲。
“发射‘震天雷’!”郭敬之喊道。只见一枚枚“震天雷”落入北狄骑兵中,爆炸声震耳欲聋,北狄骑兵被炸得人仰马翻。
然而,北狄骑兵并未退缩,他们挥舞着长刀,呐喊着继续冲向防线。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边疆防线展开,苏牧和郭敬之能否带领边疆守军成功击退北狄?郭敬之的解释是否属实,真相又到底如何?大华天朝的边疆局势依然严峻,所有人都在为这场战斗的胜负而揪心。
边疆防线前,喊杀声震天,硝烟弥漫。北狄骑兵如饿狼般一次次冲向大华天朝的防线,苏牧和郭敬之则指挥着守军顽强抵抗。
“弟兄们,坚守防线,不能让北狄贼寇前进一步!”苏牧手持长剑,大声鼓舞着士气。士兵们在他的激励下,奋勇杀敌,毫不畏惧。
“将军,北狄骑兵太多了,我们的防线快顶不住了!”一名将领焦急地向苏牧汇报。
苏牧看着不断涌来的北狄骑兵,心中明白,必须想个办法扭转局势。“郭将军,你带领一队精锐从侧翼杀出,扰乱他们的阵型。我在这里继续指挥正面防御。”
郭敬之点头:“好!苏将军,你小心!”说罢,郭敬之带领一队骑兵,如猛虎般从侧翼冲向北狄骑兵。
郭敬之身先士卒,挥舞着长刀,冲入敌阵。他的长刀所到之处,北狄骑兵纷纷倒下。在郭敬之的带领下,这队精锐骑兵如同一把利刃,狠狠插入北狄骑兵的侧翼,顿时打乱了他们的阵型。
“杀啊!”苏牧抓住时机,下令正面守军全线出击。守军们呐喊着,冲向混乱的北狄骑兵。一时间,战场上血肉横飞,双方展开了殊死搏斗。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北狄骑兵终于抵挡不住,开始向后撤退。“不要放过他们,追!”苏牧大声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