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桩一件件,皆是令人倒吸凉气啊!
酒过三巡。
李长安脸色都红了起来。
“久闻李先生在诗文一道上才华无双,而今良辰美景,更是宁国盛世。李先生,不如吟诗一首,让我等一观?”
说话的,是一个身穿黑色长衫的年轻人。他是京城第一才子,稷下学宫的大才子,杜文飞!
杜文飞身边坐着一个身穿白色长衫的老人,这老人和李长安一样有着白色胡须。已经有了,八十多岁的高龄,甚至要比李长安年长,比樊墨海还要年长。
他虽算不得樊墨海的老师,但是在稷下学宫教书已经有数十年,比樊墨海在稷下学宫的时间更长。
虽不是大儒,却有着极高的名望。在宁国北边,皆是尊称他为老师。
墨居仁!
很多人,尊称他为上一代的大儒。而樊墨海,是这一代的大儒。
墨居仁沉吟片刻,道:“宁国百年,那千碑石上面的诗文,百花争艳。从而像今天这般,接连好几首诗文都上了甲等之列,甚至还是第一,第二,第三!”
“李长安若是有如此才学,为什么早在他年轻的时候,名声不显?”
“而今八旬,快要老死了,才在这文坛之上突然冒出来?这诗文是不是李长安所写?这诗文又是何人所写?犹未可知,犹未可知啊!”
“自古以来文人笔墨珍贵,绝不允许抄袭的笔墨出现在文坛之上。更不能,出现在这金銮殿之中,在陛下的面前。”
“可耻,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