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刻新碑,书“众志成城”四个大字。
午宴食材取并州本地杂粮、山肴野蔌,以“边关将士同食糙米”为由设素席。酒器用书院生徒烧制的粗陶,席间穿插学子诵读《备边屯田疏》
臣闻,帝王之兵,以全取胜 ,是以贵谋而贱战......而明主班师罢兵 ,万人留田,顺天时,因地利,以待可胜之虏,虽未即伏辜 ,兵决可期月而望羌虏瓦解......
申时,大家共聚一堂,恭亲王当众宣读了太上皇皇上给他写的书信,然后向大家说,太上皇陛下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善边防了,代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代地的边防尤其重要,请大家畅所欲言,群策群力,以保我大顺百年基业。
书院儒生与边将展开辩论,杨使相总结提出“以书院为媒,通兵儒之智” 。
暮色里,在众人的见证下熔寿礼金银器为锭, 宣布“凡贺仪皆充军饷” 。
同时杨喜还提议大解腰间玉带质押商号,换购三百副新甲 ,这就是大顺国史上赫赫有名的玉带换铁衣!
热闹过后,众人散去,肖劲反而恍然若失,这话好说,可要想成事得有钱有物呀!
就是有钱有物,打造武器,更换铠甲除了需要大规模掌握精湛的锻造能力淬火技艺的铁匠
还需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如铁矿石、木材(用于制作弓弩等)、炭火等。
这些材料都不是土地上长的,树枝上结的,是要经过精心挑选与冶炼才好使用的。
精良的武器与铠甲需有精妙的设计作为支撑,想要为士兵提供与时俱进的装备,也是需要工匠们不断探索新的材料与工艺,以提升武器与铠甲的性能与品质。
总之一句话,需要人才,尤其需要那种出类拔萃的人才。
这只是装备,有了装备,装备又不能自己发挥作用,招募新兵就少不了了,
可是近二十年来,老百姓已经习惯安逸的生活,想当兵的人本就不多,现在突然就要招募人去当兵了,
百姓们肯定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呀!这期间也有大量的工作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