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楚兵 > 第436章 三千徐州子弟

第436章 三千徐州子弟(1/2)

    “杀,弟兄们,死战到底!”

    “徐州军,战无不胜!”

    “徐州军,战无不胜……”

    朝阳洒在徐州圣清皇帝行宫,

    这座真德殿,最早是百余年前,魏国遗留的鲜卑皇宫。

    后被楚国太祖钦定为遗迹,遂一直保留。

    圣武元年后,毒士了然修缮了此地,作为圣清皇帝行宫,称真德殿。

    宫殿广阔的石板御道之上,有三千徐州精锐,死死护住了然。

    大盾狼筅,长矛劲弩,杀气腾腾。

    这是徐州的家底部队,完全按照北疆主力营编练。

    其六百具青山弩,是徐州节度府通过各种渠道,慢慢汇聚而来。

    这支部队的兵源,也是战力强悍,基本都是当年高原子弟后代,

    此刻,他们听从主将号令,长矛如一,羽箭乱飞,杀宗族兵如砍瓜切菜。

    困兽之斗!

    尤其是这种根基兵马的困兽之斗,那是很可怕的。

    圣武二年,二月十二日,在北疆名将梁大燕的猛攻下,徐州城破!

    数万楚军响起震天吼叫,他们争先恐后,涌入徐州皇宫,

    兵卒如同海洋而来,猛攻徐州最后兵马,欲要击杀毒士了然。

    这是一份大功劳,谁能杀了三大谋神之一,不仅名扬大楚,还可以得到丰厚赏赐。

    只是战场搏杀,靠的是硬实力,并不是人多就行。

    真德殿前,御道石板校场,到处是宗族兵的尸体,

    以徐州大盾阵为血线,一两里地间,被无数宗族兵染得一片猩红。

    两淮宗族从一开始的互相推搡,争先恐后。

    到现在,变成互相观望,畏缩不前。

    真德殿远方武安门下,忽然爆发了骚动。

    一杆金光闪烁的大枪,铜环叮铃作响,宛如这方天地的神器,带着无上威压而来。

    赵王大纛下,是一员英俊不凡的楚将。

    此人身覆山文玄甲,手持饕餮两刃槊,胯下杂毛马王阿流斯。

    身后旗帜连绵,几百武川护卫的簇拥下,此人宛如神将,策马而来。

    周云举目望去,前方有一杆残破的徐州大纛,

    大纛下,三千兵马大盾如墙,战意灼灼,

    不愧是上柱国这种级别的大门阀,还是有点底蕴的。

    只是,这些上官氏族人,能不能活着,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杂毛马王之上,甲胄闪烁磷光的武川雄主,威严无比的道。

    “传令上官彪,他只有一炷香,时间一到,世间再无徐州步卒!”

    徐州步卒甲天下!

    在武川镇步营没有崛起之前,他们一直是大楚最强的步兵力量。

    虽然战场表现,徐州兵马弱于武川嫡系,但周云不否认,这是一支雄兵。

    战场上的积累,是不可复制的,也很难外传。

    就像十七营的远征战术,他们已经累积了很多,

    知道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水袋要多少,兵粮要多少,碰到什么情况,用什么战术。

    这些不可言传的经验,是每一支强兵用一次次流血换来的。

    如果他们在一场战争中全部阵亡,那么这支军队在军事史上就消失了。

    换一种情况,就算十七营大量牺牲,

    但只要留下几十将官,有战术、有积累的情况下,他们就能重建部队。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很多豪杰在组建兵马之初,要去寻找曾经顶尖部队的强卒。

    这不是在找兵卒,这是在找那支部队的传承。

    远方,战场异变了。

    几万楚国兵马的注目下,上官彪面容严肃,高举双手,策马而去,

    他一路前进,一路卸甲。

    就算徐州兵卒的利箭,从他耳边擦过,他也毫无畏惧。

    “定邦,定邦!不要再打了,我手里有上官将军的遗命!”

    “诸位兄弟,我有遗命,不要再打了……”

    上官彪只剩一身朱红戎衣,他握紧了手中的绢布,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面色焦急,在寒光闪烁的长矛前,来回踱步,拼命的呼喊徐州嫡系子弟。

    上官彪知道,赵王言出必行,他只有一炷香的劝降时间。

    远方,宫墙千步之内,数万水泄不通的杂军,让出了一片巨大的空间。

    白底黑甲的建安军十三营,步伐整齐,甲胄砰砰作响,如同潮水般涌来,

    他们旌旗飘扬,大盾弓弩,刀枪如林。

    名将李保的雄军,上官彪见识过,真打起来,徐州步卒该是死路一条。

    “砰-砰-砰-砰……”

    徐州最后的残兵,踏起整齐的步伐,大盾变阵,让出一条道路。

    一员身覆楚军制式甲胄,手持精铁长矛的将官,大步流星而来。

    他面容刚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