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楚兵 > 第416章 中原大治

第416章 中原大治(1/2)

    圣武元年十一月。

    河南今年老天爷很奇怪,就像在跟河洛地区唱反调一样。

    小雨下了一个月,从阳城郡到东口县,

    几千里地域,雨幕不停,到处都是水,官道泥泞不堪。

    大楚东征军粮草不足,被迫停在巨野和东口县一带,

    雨水保护了宋国跟东楚,让他们得以喘息,

    但从大局看,那也只是暂时的,一切大局已定,除非光武再世,否则任何人都改变不了。

    楚军出洛阳后,在汝州郡一带实行了灭佛运动。

    说白了,就是把不纳税的寄生虫都杀了一遍。

    唐俊后期扫尾工作干的很好,基本秋收之后,还能给前线支援一些粮食。

    阳城郡等地,大量地主贵族逃亡,留下的田地作物东征军也帮忙收了。

    粮食不多,只有几万石,但足够前线一个月之用。

    最近,本王在发动权贵们为国出力,毕竟他们满口仁义,难道是说说而已?

    捐献一些粮食,真真切切的为大楚尽一份忠诚,这才对得起圣人之道。

    当然,咱们北疆人有话好说,他们最好是自愿……

    ------------

    东口前线。

    昔日上官弘驻扎的村落,如今已被修成楚军大营。

    雨水朦胧漫山林,东口大地旗帜连绵,营房无数,一眼望不到头。

    偶尔能听到雨幕中,一声声雾号,那是北疆精锐在操练。

    此刻,大楚南线四万中军驻扎在此,

    由于特殊天气持续,导致他们停留了很久。

    赵王的帅帐自然在一处高地,那里有一棵古树,枯枝繁盛。

    尽管是雨天不绝,但建安军的后营,依旧有能力给赵王搭建青砖房屋。

    顶部用的是梁木跟草原牛皮,这是牧民的手段。

    雨水从两侧排走,算的上是东口一带,最好的住所了。

    此时,营房外响起了李义跟大孝子的吵闹声,

    案桌前,周云停下笔,目光转向滴着水莲的营房门口。

    “叫你别给,你管他个鸟啊,老子一脚给他踢出去。”

    “不给……不给怎么行?咱都按主公命令办事……”

    ……

    营房门口,大孝子一边脱下蓑衣,一边对李义骂骂咧咧,

    他痛斥对方十七营都还没满配,给宗族兵补充军械,这是个什么鬼道理。

    宗族兵也叫兵?他们根本没有打仗的能力!

    大孝子水渍甩的到处都是,有些还甩到了一旁的舆图之上。

    如此不爱惜军用物资的行为,令周云有些愠怒。

    他眼眸闪过异色,缓缓起身,来到两人面前。

    “参见,主公!”

    “拜见,父亲……”

    周云眼神冷厉,抓着大孝子的衣甲,拉到一旁雄壮的站岗兵卒身边。

    拍直李信的肩背道,“执戟郎中周言,谁让你擅离职守?”

    说完,周云勃然大怒,声如洪钟,“来人,把护卫长李义拉下去,重罚十棍!”

    “父亲……一人做事一人当!”

    营房里,周云身覆朱红玄文锦布甲,威严无比。

    他挺拔如松,背身对着大孝子,言语中带着赵王之势。

    “郎中周言,本王要你说话了?”

    “可……”李信眉头紧皱,这是十棍子下去,李义肯定几天动不了的,

    他小眼睛闪烁,面露焦急的道,“可,你是我的父亲啊!李义可是你的家奴。”

    “我要不是你的父亲,你够死十次了,站好!”

    赵王周云目光炯炯,环视营房中十几个武川嫡系护卫,朗声命令道。

    “今后,有一个算一个,谁也不能给营兵周言行方便,听见没有?”

    “谁若再犯,就给本王滚回武川镇!周言也一样,不愿听令就回北疆。”

    “是……谨遵赵王令!”

    “是……谨遵赵王令!”

    圣武元年十一月后,周云就是中原的天,

    千里疆土,他一言而定。

    此刻,无需过多言语,李信眼睁睁的看着奴仆李义,被几个雄壮的兵卒拖走。

    不多时,凄厉的惨叫传到了营房门口,

    赵王亲自下令重打,谁也不敢给他放水。

    营房里,大孝子眯着眼睛,一脸不服气,

    可下一刻,周云的声音响起来了。

    “过来,替本王整理情报跟奏书!”

    “那玩意是主簿干的……”

    “嗯!你敢不尊将令?”

    东口雨水淅沥,苍穹一片灰暗。

    大营连绵数里,尽管天气阻挡了进攻的日程,

    但北疆高效的后勤能力下,赵王大军非战斗减员的数量非常少。

    无数辅兵跟后营兵卒,顶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