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楚兵 > 第370章 盛世洛阳

第370章 盛世洛阳(2/3)

 北疆来的皇帝军功出身,对粮草一事尤为上心,

    自四月十二起,此刻才刚过五月,帝都两大仓,兵员都是心惊胆颤,

    回洛仓、含嘉仓的粮官已经死七八个了,还带两倒霉蛋抄家灭族的。

    上头严令,复查粮食不对,直接杀!

    如此情况下,今个粮头带足了人,小队伍十个兵卒全在,

    他们被粮头指派,拿着探针小心观察。

    上官交待,每一车粮食的成分、年份、泥沙量,都要详细的记录。

    手里拿楚册,身覆葛布甲的粮头跺着脚,用他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字,在尽力登记造册。

    成分、年份这都是常事,泥沙量竟然也要记,真是匪夷所思,

    哪有军粮里,不带泥沙的?

    “你是不知道,粮头,还真有!”

    回洛仓门前,十几个兵卒累瘫了,

    他们靠着回洛仓的土墙而坐,大伙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其中有个精瘦的汉子,嘴巴唠叨,人送外号万事通。

    这货此刻眉飞色舞,说的煞有其事,“你们不知道,那伏牛山的军粮,小海那队查过一次,清一色的精粮,一点都不掺假。”

    “这谁不知道,这两年,北粮都比南粮好,裴家卢家那都是些缺德玩意。”

    “要不这位子能给奴……七皇子夺了,咱要天天吃精粮,打仗也猛啊。”

    ……

    说到打仗,万事通被大伙讥笑了,

    他去年巡防军补位,剿匪的时候尿裤子,差点被笑死。

    此刻,他竟然还敢恬不知耻的说干北狄人,那都是苦寒之地的恶鬼,吃人的那种。

    正当大伙叽叽喳喳时,粮头忽然面色一变,

    篝火尽头,马蹄攒动,一支庞大的队伍来了。

    草原大马,宽阔的皮革套,清一色的梁木上漆,这是北疆武川镇的马车。

    这种马车架体牢固,车轮北疆独有,马拉起来不费力,是目前大楚最好的运粮车。

    一辆、二辆……五十辆、一百辆……

    官道上旗帜连绵,一眼望不到尽头。

    粮头跟万事通等人面面相觑,小腿有点打颤:这得验到什么时候去啊。

    甲胄响动,眼眸锐利,北疆的交接兵卒行步之间,一片肃杀之气。

    输人不输阵,粮头等几人也挺了挺腰板,把葛布甲的扎好。

    “建安军后营梁名,运送大奇关赵家主粮草八万石,秋毫不少,立刻令回洛仓主官验收。”

    帝都五月,昼夜温差大。

    回洛仓上千粮兵都来了,这可是八万石,今夜肯定是别想睡了。

    小李村,火把连绵,回洛仓主官谄媚的跟梁名交接。

    值此伐宋之时,能带兵数千,运粮过来的人,必然是皇帝跟赵王的心腹。

    万事通验粮十年,那都是老泥鳅了,他一眼就能瞧出粮食问题。

    踩踏泥巴路上的石子,他随意的挥挥手里的探针,对着第四袋跟第三袋随机抽查。

    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有泥土换粮之事,一般既不在最外面,也不会在最里面,

    大部分时候都在这种不起眼的地方。

    万事通跟粮头都没接到上面的指示,所以验粮自然是按部就班,格外认真。

    长年粮兵那都是高手,真要是粮食有问题,他们几息就能验出来。

    至于圣昌皇帝北伐,几十万石次粮,不是验不出,而是不准验。

    “头,粮食不对啊!”

    “你别说,赵家主真仗义,这特么一点沙石都没有。”

    “要不人家能当贵妃?只是这么好的粮食,可能过不去啊。”

    粮头跟万事通聊了两句,皆是面露担忧。

    这大奇关来的八万石粮食全是上好的精粮,

    此刻洛阳一般的精粮价钱都要五贯,这种成色,估摸着七八贯没问题。

    如此的好东西,真的能抵达阳城前线?

    就楚官的秉性,肯定有无数官员盯上了这块肥肉。

    倒卖粮食,以次充好,一直都是粮官发财之路啊。

    北疆楚人的确是厉害,打仗不含糊,耕地也不含糊。

    只是他们还是太嫩了,不知道中原官场的凶险。

    这粮食要是万事通跟兵头来处理,掺一万石泥沙,都算是对得起前线兵卒了。

    -------------

    洛阳。

    深夜,城西大牢。

    随着征讨宋国全面开展,牢房里的轻罪者被征发为良家子。

    只是中原楚人眼里,良家子都是封侯拜相的好事,所以还得跟牢头关系好才选得上。

    一间三面旧木栏的牢房里,大通铺上全是杂草,

    面容俊朗的历山参将缩在角落,他哭丧着脸,心如死灰。

    不远处,是六七个身形巨硕的泼皮大汉,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