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478章 承前启后·宋

第478章 承前启后·宋(1/2)

    “宋太宗?!”赵光义突然被点名,顿时一惊。

    自己可是大宋的第二位皇帝,大宋正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怎么会发生农民起义?

    而且,看起来,这一场起义的规模还不小,造成的影响也相当大——甚至,还逼得自己不得不下了罪己诏!

    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自己的治下,怎么可能发生农民起义?明明天底下基本上都风调雨顺,近些年也没有什么大灾大难,哪儿来的造反作乱的条件?

    而且大宋如今的赋税徭役也称不上多重,地方官府日后不敢说、但如今也还不敢那么肆意搜刮、私自加税,百姓们又怎么会愿意跟着那些贼人一起作乱,不要自己的身家性命?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赵光义实在想不通。

    他不明白——大宋如今海晏河清,虽然对外战争中确实遇到了一点点小挫折,但国内有什么问题吗?

    怎么会,怎么会爆发这种动乱呢?

    就算抛开“为什么会爆发动乱”这个问题不谈,确实是爆发了动乱,那这一场动乱为什么能有这样大的规模,形成这样大的影响,以至于自己这个皇帝最终还下了罪己诏?!

    这场动乱到底是怎么形成和发展的?

    ——虽然如今大宋确实是海晏河清,但是赵光义也没有松懈对地方上的管理。

    是的,这和赵光义自觉如今天下不可能有这种百姓动乱并不冲突。

    赵光义自觉自己对地方上的监控力度也并不弱,如果地方上真的有了什么苗头,这个苗头还非常小的时候,他可能确实收不到消息;但一旦这个苗头发展壮大,他又怎么会收不到消息?

    最迟最迟,这些个乱民在发动叛乱以后,他是一定会收到消息的——按照惯例,同样也是必须做的事情,一旦有乱民叛乱,他们是总会和当地的官府发生冲突的。

    这个冲突,可能是他们攻击了地方官府,与官府交手,可能战败也可能获胜,但一定会闹出动静,继而被周边的朝廷官员注意到,然后探查情况,继而上报朝中——这是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和机制。

    而且,这一场动乱还不是有一些乱民跑出去当了山匪,而是真的要对朝廷宣战,甚至还喊出来了“均贫富”的口号……

    这种情况,当地怎么可能不会注意到?而他这个皇帝,又怎么会收不到消息?

    只要自己收到消息,那一定会立刻派兵镇压,他可不是什么心慈手软的软弱之辈——赵光义对自己可能会有的应对非常清楚。

    但这样一来,为什么最终的局势还能发展到自己下罪己诏的地步?

    虽然罪己诏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吧……也并不能如何损耗自己的威望,用得好,还能反过来增强自己的威望,同时缓和一下民间矛盾,甚至还能顺带敲打一下那些官员将领……但是……

    但是赵光义还是不愿意见到自己下罪己诏的场面。

    所以,难道是大宋国内的军队战斗力已经虚弱至此,连一群乱民,一群在大宋初期的乱民都敌不过的了?

    ……赵光义有些头痛。

    他想过承平之后,军队的战斗力会有所下降,但是他没有想到,大宋国中的军队战斗力竟然可能下降得如此迅速——这才开国多少年?虽然大宋内部整体上确实是处于和平状态,但是对外,可还没有到了承平日久的时候!

    怎么就真的能下降到如此地步?

    他不由得想起,自己前不久才刚刚领兵攻破了太原,顺带发动了一次对辽国的进攻——虽然没有获胜,但是当时他也没有觉得这应该归结于大宋军队战斗力不行的原因。

    但是,但是……难道当真如此?

    大宋军队的战斗力果真不太行了???

    可他还没有绝了北伐的打算啊!

    这两年暂且休养生息,过两年,他还是打算发动北伐,好歹把燕云地区拿到大宋手中。

    但要是真的大宋军队的战斗力严重下滑,那他还怎么发动北伐?

    ——哦,说起来,还有那个李继迁。

    那个李继迁之所以能够独立出去,把定难五州也从大宋手中夺走,是不是也是因为大宋军队的战斗力不行了?

    这难道就是大宋军队问题的另一个佐证?

    赵光义不由得陷入了对大宋军队战斗力问题的深深忧虑。

    下滑不可怕,可怕的是下滑得太快了。

    至于说关于这一场起义会发展到他不得不下罪己诏的地步的另一种可能——他其实根本没有及时收到消息,所以也没有来得及进行布置,直到事情大发了他才知道不得不亡羊补牢……

    赵光义暂时不太愿意去想。

    因为,这代表着另一个可能:大宋军队的战斗力可能是没有什么严重下滑了;但是,大宋朝廷的机制却出了问题,还是很严重的问题。

    如果是这个可能,那岂不是说,爆发动乱的那个地方的官员,一个个都是无能之辈,在动乱爆发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