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 > 第248章 曹叡的三个条件

第248章 曹叡的三个条件(1/2)

    曹叡坐直身子,眼中泛光道:

    “孤把襄阳郡和南阳郡送给你如何?让你可以拥有一个完整的荆州。”

    刘禅轻轻挑眉,面色如常:“条件呢?既是做生意,不如说朕要出什么本钱,你不会让朕做无本的买卖吧?”

    曹叡微微一笑,不慌不忙说道:“自然需要本钱,孤又不是施助济贫,何况如今你蜀国国力昌盛,也不需要孤来济贫。”

    “是大汉。”刘禅沉声道。

    “好,大汉,哈哈哈……”曹叡笑道。

    “你说说看。”

    曹叡早有准备,继而言道:“你也知道,孤派满宠等人沿海路南下吴郡,同时你也说了,孤此番建功的可能性不小……”

    “那么,孤要你答应一件事,那便是大魏在与东吴交战之时,无论孙权如何求助你,你的南郡大军不得向东边开进,待孤彻底拿下江东六郡后……”

    “江夏郡,君可自取之。”

    刘禅闻言,嘴角上扬:“你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

    “孤用南阳、襄阳、江夏三郡换取江东六郡,你并不吃亏。”曹叡眯起眼。

    “南阳、襄阳自不必多说,江夏郡虽是小郡,但孙权迁都武昌后,迁移了大量的吴郡百姓至江夏。”

    刘禅思忖,然后端起茶杯端详,问道:

    “这茶能喝么?”

    “当然,你若不放心可自己沏之。”

    说完,曹叡端起案上的茶,一饮而尽。

    接着,刘禅又问道:“还有呢?不止这一个条件吧?堂堂魏明帝,怎会做这般亏本的买卖?”

    江东六郡与南郡毕竟不相连,况且曹叡已提前布局了,无论怎样,刘禅想从中干预的可能性极小。

    “魏明帝?”曹叡皱眉,轻声呢喃,随即摇头笑道:“你这家伙,还真会逞口舌之利,孤还没死呢,你就给孤上了谥号。”

    “不过……这个谥号倒是不错,并非恶谥,孤百年以后,或许用得着。”

    说完,曹叡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这世上可没有这么便宜的买卖。”

    “孤的第二个条件便是:南阳郡不能立刻交给你,至少需要两年以后,孤要在南阳与豫州的交界处,重修‘方城夏道’,并且,方城夏道修成以后,要由我大魏遣兵驻防。”

    “你若是觉得两年太久,孤可先把襄阳郡交给你,然后命司马懿率南阳之兵,退守至宛城、新野一线,南阳其余县城,你可自取之,待方城修好以后,孤再将宛、新二城交给你。”

    刘禅微微思索,方城夏道……

    所谓夏道,乃是南阳地区进入中原地区的道路,位于伏牛山脉和桐柏山脉两山之间,此间有许多断断续续的丘陵相连,中间形成数条宽阔的道路,并无严密的对接,无法建立关隘。

    而数百年前的楚国,在夺取南阳盆地以后,楚国发现这些夏道的路口较多,断口较大,并不利于防守。

    于是,楚人便在此修筑长城,将一整片丘陵土山连接起来,以便于防守中原诸国的入侵,而楚人所修筑的长城,也被称为“方城”。

    方城夏道,因此而得名。

    但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至今,方城夏道便失去其作用,反而阻碍了中原地区和荆州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故而,秦汉历代帝王皆没有对此地长城进行修缮和维护。

    到如今,方城已然破败不堪,失去往昔防御的效用,只剩下些断壁残垣在荒草间沉默。

    曹叡愿意让出整个南阳郡,但提出的条件是要给他时间,重修方城夏道,给魏国的中原地区,修建一道防备汉军东进的屏障。

    此事听起来,倒也合情合理。

    ……

    少顷,刘禅抬眸,目光锁住曹叡,神色平静道:“还有第三吗?你一次性说完吧……”

    曹叡听闻,脸上浮起一抹笑意,靠向椅背,手指轻轻叩着扶手:“这第三嘛……倒不是什么大事……”

    “说说看。”

    “五年。”曹叡将手掌撑开道:“你我两国停战五年,这五年间,两国互不攻伐,五年以后,你若欲起兵戈,孤自迎之!”

    刘禅默然,微微眯眼,打量着曹叡。

    曹叡端起茶杯,悠然地轻抿一口,目光越过杯沿看向刘禅,挑眉问道:“怎么了?你我都还年轻,若没记错,你比孤还小三岁,区区五年,你不会不敢应下吧?”

    刘禅心中暗自权衡,面上却依旧沉稳如水。

    片刻,刘禅摇摇头道:“抱歉,朕一时无法答应你。”

    顿了顿,刘禅灼灼看向曹叡,继续问道:“不过朕还是挺好奇的,为何你要停战五年?需知,今你已派遣军队南下,待奇袭建业后,便可让曹真从合肥进军濡须口、皖城一线……”

    “以东吴如今的国力,若无朕干预,你拿下江东六郡,怎么样也不需要五年之久吧?”

    曹叡放下茶杯,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脸上依旧挂着意味深长的笑容:“呵呵,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