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魂穿刘禅:开局安居平五路 > 第201章 刘禅急赈析县灾

第201章 刘禅急赈析县灾(1/2)

    刘禅猛地将战报摔在案几上,发怒道:

    “成何体统!事前不上报,引水淹城,致使百姓死伤过万,他魏延眼中还有没有朕!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刘禅如此愤怒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确实为析县的过万无辜百姓的生命感到极度惋惜,毕竟刘禅拥有的后世灵魂还未被这个时代完全同化,生灵之性命在他眼中还是较为神圣的。

    二是刘禅恼怒魏延不将此事上报于他,自己独断专行。

    他不敢想象后世史官的笔下会如何描写魏延,屠夫?刽子手?魏延征战一世的名声,极有可能因为此战后身败名裂。

    君不见那人屠白起,都已死了几百年了,世人至今还多有唾骂。

    刘禅叹了口气,暗道:“魏延啊魏延,你提前上报一番,朕可与你一同分担史官笔下的火力不好吗?朕岂是那种不知轻重且不愿负责之人……”

    营帐内的众将顿时噤若寒蝉,面面相觑,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徐达阅读完战报后,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息怒,且听臣一言。”

    刘禅看向徐达,深吸了一口气,道:“天德啊,事已至此,你且说说,此事应当如何处理?”

    徐达不慌不忙作揖道:

    “陛下,魏延将军此役虽用计过于狠辣,致使均县百姓伤亡惨重,但从战事角度而言,他确实大破魏军,生擒王凌父子,为我军除去一大劲敌,这是不可忽视的战功。”

    刘禅摆了摆手道:“天德,朕想听的不是这个,如今事已发生,朕想知道的是,如何善后!”

    徐达闻言一怔,稍一思索,随即心领神会,然后微笑道:

    “陛下,如今大水过后,析县还存活的百姓正遭受大难,良田、食物、房屋皆毁,陛下可即刻下令,派遣人携带军粮等一应物资前往析县赈灾,安抚幸存百姓。”

    “一来可救百姓于水火,彰显大汉爱民之心,二来也能及时弥补魏延将军此举带来的过错,收拢民心,至于魏延将军,其行为鲁莽,如此大事不提前上奏……嗯,该罚!待他回来后,陛下可当面训诫……”

    闻言,刘禅点了点头,神色稍缓:“恩,天德此言,甚合朕心。当下不是纠结对与错的时候,应及时安抚析县的幸存百姓!”

    不愧是徐达,这家伙的政治智慧对比其他武将就是降维打击。

    三言两语间,徐达便知道刘禅的真实想法乃是如何保下魏延,淡化此事的影响。

    又三言两语间,将魏延的过错定了调,无他——唯鲁莽尔。

    徐达绝口不提魏延残害过万无辜生灵的事,避重就轻,又帮刘禅想到了如何惩罚魏延,那就是——训诫!

    只是训诫。

    刘禅瞄了徐达一眼,这家伙还真是六边形人才,不仅政治场上玩的转,领兵打仗还厉害。

    刘禅沉思片刻,随即说道:

    “然除了即刻赈灾以外,朕决定再从军中抽调一千士卒前往析县,他们不仅要协助析县百姓重建房屋,还要帮助百姓恢复农事,确保析县幸存者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此间一应花销由朝廷负责。”

    刘禅微微顿了顿,又坚定道:“析县百姓遭受此大难,皆是朕之失职,与旁人无关,朕决定,幸存的百姓这一整年的粮食供应,都由朝廷负责,派人将此事告知李严和狄仁杰,增大后方粮草转运量。”

    说完后,刘禅又补充道:“还有,告知析县幸存百姓,若大汉能在南阳取胜,朝廷承诺免除析县百姓五年的田租、口赋、算赋,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重建家园,休养生息。”

    营帐内的将领们听闻,心中皆是一震,对刘禅的仁善深感敬佩。

    在这乱世之中,能有如此心系百姓的君主,实乃治下百姓之福。

    身逢乱世,命如蝼蚁,百姓的性命更是不值钱,此间几十年,除刘备外,没有一个君主愿意为一县百姓花费如此代价……

    陛下不愧为昭烈帝的子嗣!众将皆有此念。

    刘禅接着又道:“至于魏延,他虽立有战功,但犯下如此大错,不可轻易饶恕……罢了,就让他留在析县,负责监督析县赈灾和重建事宜,将功补过,如此一来,想必他也会安心于此。”

    徐达眼中满是钦佩之色,接话道:

    “陛下圣明,不仅考虑到了析县的赈灾和重建,还为析县百姓的长远生活做了周全的规划,免除五年赋税……这是何等的仁善之举!幸存的百姓们想通后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刘禅看着徐达,摇了摇头道:“毁其家园,朕已深感不安,朕不苛求百姓能对朕感恩戴德,只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朕……”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诸位即刻着手准备,务必将赈灾物资尽快送往析县,不得有误。”

    “遵旨!”众将齐声应道。

    ……

    另一边,冠军县曹休处。

    曹休也收到了析县败报。

    因为析县魏军一万人全军覆没,王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