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承安却没有回厂子,而是驾车来到梁文峰的铺面。
见到老朋友的梁文峰很是高兴,他和赵建平见面挺多的,毕竟平子经常住城里岳父家,而胡美华又和自己媳妇是表姐妹,关系密切,来往也就频繁。
然而许承安却是有段时间没见了,不是感情淡了,梁文峰也知道老朋友今非昔比,忙碌得很。
两人刚下车,他就迎了岀去,说话间目光飘向拉达尼瓦。
许承安这辆越野车,可把他给馋坏了。
梁老板也是大款,一辆五万块的小汽车他买得起,关键是没得卖,小汽车可是稀罕玩意,哪有指标给自己啊!
梁文峰这时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和许承安还真的有了差距。
虽说自己也是很多小市民羡慕的人,可是许承安已经成了地方政府的红人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那种。
这让梁文峰微微感到失落,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毕竟,他刚认识许承安的时候,许承安还是个靠在黑市卖点山货挣钱的普通人,如今却是沧城知名的大企业家了,成就远远超过了自己。
而且,这个差距貌似还在不断变大。
梁文峰也是要面子的人,他把许承安当成了老朋友,所以不希望自己被对方甩开太多。
然而,梁老板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失落归失落,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哟,承安,今儿咋那么有空,你白天不是得给培训班上课吗?”
许承安笑了笑:“进城里有点事,让赵光良代课了,阿文,说起来这件事或许还和你有关系,就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梁文峰眼睛一亮,给两人各自倒了杯茶:“是不是有啥新的发财路子照顾兄弟啊?”
“呵呵,是这样的,政府那边让我做个黑木耳交易集散中心,地已经划好了,刚去看过……”
许承安把这件事简单地和老朋友说了下,梁文峰就震惊不已。
政府这么做,岂不是把沧城的黑木耳产业都交给许承安话事了,他在这块的权力可是极大的,基本上控制了整个产业,沧城适合种黑木耳的乡屯可是有五六十个,届时那收益有多么可观可想而知。
梁文峰搓着手,兴奋得两眼发光:“兄弟,这个集散中心,你这是打算带上我一起吗?”
许承安点了点头:“对,我希望你能帮我一起管理!”
没到黑木耳采收加工之后,赵建平很快就得去省会那边接应了,而集散中心这边也得有人主持大局,才能正常运作,自己不离开沧城之前能坐镇,但是离开之后就没办法了,再说在离开前自己加工厂也得管,于是许承安便想到了梁文峰。
老朋友是有见识有能力的人,找他帮忙最好不过了。
梁文峰高兴了,这集散中心可是管着整个沧城的黑木耳产业,如果能好好运作,把这些黑木耳以合理的价格转卖出去,每年挣到的钱不敢想象,就算分自己喝点汤,都能沾上不少油!
更关键的是,许承安已经搞定省会市场,最大的销路问题已经解决了,换句话说,这会他带上自己就是坐顺风车。
“哎呀,那太好了,你想让我咋搞都行!”
梁文峰甚至没和许承安谈条件,就一头答应。
别人把难题搞定了,其实原本可以随便找个有能力的人合作,却是找到了自己,还不是看在双方的交情,说真的自己并没太多谈条件的底气。
更何况,以他对许承安的认识和了解,老朋友和合作伙伴绝对不会太抠门,至少给他厂子当经销商的收益梁文峰就挺满意的。
从许承安的口中得知,这个大项目拟投资一百万,梁文峰出资15%,也就是十五万左右,收益按照出资比例自然也是十五个百分点。
换成其他人,这会要一口气掏出个十五万出来可不容易,然而对梁文峰来说就不成问题,他恨不得能出资比例再高点,不过十五个百分点也满足了,毕竟别人已经铺好路,自己只是个搭顺风车的,想要占太高不现实。
赵建平出资10%,平子现在没那么多钱,许承安先帮他掏,等分成了再收回来,集散中心这边以后估计还是得梁文峰多出力,所以梁文峰的比例得高点。
关于合伙人的事,许承安已经征询过周建国了。
周建国的意思是你怎么找合伙人没关系,这个集散中心给我搞好,别出岔子就行,业务那么大,许承安不可能老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周建国还是能理解的,而且以许承安的眼光,他找来的合伙人肯定也不会是脓包。
其实许承安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瞧瞧周副市长会不会安排个合伙人进来分点羹,然而周建国似乎没有任何借机谋私利的兴趣,于是也就罢了。
如此一来,百分之二十五的收益就让出去了,不过许承安觉得这很合理,总不能敷衍地给梁文峰几个点,这是施舍乞丐呢?
赵建平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