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690章 禽兽食禄,朽木为官

第690章 禽兽食禄,朽木为官(1/2)

    事实证明,朱标绝对是一颗优秀的黑芝麻汤圆。

    在拿到杨少峰派人快马送到京城的书信之后,朱标就直接派人找来李善长和刘伯温。

    “我姐夫打算将孩童案和铁器案办成大案。”

    毫不犹豫的出卖杨少峰之后,朱标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淮安府衙,山阳县衙,仅仅这两个衙门就牵扯到二十多个官吏,要是把整个淮安府都查一遍,恐怕又得牵扯到百十个官吏?”

    “要是放眼整个江南,还不知道会牵扯进去多少官老爷。”

    “不过……”

    朱标话锋一转,说道:“倘若只是牵扯几个官老爷倒还好,怕就怕再牵扯出一个杨元庆和顾成之那样儿的。”

    杨元庆和顾成之?

    他俩有什么特别的,怎么还就怕再牵扯出他们那样儿的?

    李善长正暗自琢磨,却见朱标投来一抹意味深长的目光。

    尤其是当朱标的目光落在刘伯温身上时,李善长竟有一种头皮发麻木的感觉。

    “殿下,这案子肯定还得继续查下去,但是得想办法整治整治这些个官老爷们。”

    “就算不能彻底杜绝,也得让他们心生敬畏,绝不能让他们肆意妄为。”

    李善长越想越是后怕。

    老刘的九族在阎王殿里晃了几晃。

    老夫的九族好像也晃过两次?

    尤其是这一次,好像就有人供出了中书省左丞相这六个字。

    要不是前面还有胡元两个字,老夫就是满身都是嘴,也解释不清楚!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刘伯温也回过味儿来了。

    对呀。

    老夫原本是想着跟浙东老乡心连心,关键是浙东老乡也没把老夫当人呀。

    万一哪个老乡再胡咧咧几句,老夫的九族老小不又得跟着倒霉?

    虽说老夫不是特别担心这个事儿,关键是老夫执掌的御史台可没少弹劾他杨癫疯,万一他趁机报复,老夫岂不是要被好一通折腾?

    正所谓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一想到浙东老乡们的光辉战绩,刘伯温的脸色当即也黑了下来。

    “殿下,臣觉得韩国公言之有理。”

    “胡元之时,朝廷只管征收赋税,从不在意官老爷和乡绅、商贾们的德行操守,以致于禽兽食禄,朽木为官。”

    “正所谓沉疴难除,流毒无穷。”

    “许多官老爷和士绅、商贾们习惯了胡元时期能够肆意妄为的日子。”

    “若是不下以猛药,只怕遏止不住他们的歪风邪气。”

    朱标心中暗笑。

    瞧瞧,瞧瞧,这不就咬钩了?

    朱标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说道:“韩国公和诚意伯说的是。”

    “这些官老爷们肆意妄为惯了,不好好整治整治,以后难免会惹出更大的乱子。”

    “不过……”

    朱标再次调转话风,说道:“诛九族,夷三族,凌迟,剥皮实草,抄家、流放,诸般手段用尽,却依然吓不住他们,却又为之奈何?”

    刘伯温捋着胡须轻笑一声,说道:“启奏殿下,臣以为这些手段未必就没有吓住那些官老爷们。”

    “毕竟这次的大案所牵连人数,较之空印案已经少了许多。”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些手段,才能吓住一部分官老爷,不至于让整个官场都牵扯进去。”

    “至于那些没被吓住的,这些人或许是户口簿子上就一页,不担心被牵扯,又或者是心性薄凉,根本不在意九族老小的死活。”

    朱标点了点头,随即又摆出一副皱眉沉思的模样,说道:“无论哪一种情况,这些官吏的心中都有底气,那就是朝廷不会把他们干过的那些破事儿公之于众,以免有损朝廷体面。”

    “依韩国公和诚意伯之见,要是朝廷把他们的罪名都公之于众,让天下百姓都知道他们干过些什么,甚至记载于县志、府志,不知结果会如何?”

    刘伯温眼前一亮,随即却又微微皱眉,说道:“依臣愚见,只怕效果不佳。”

    朱标哦了一声,刘伯温又慢慢解释道:“早在洪武四年的时候,天下各处就已经开始兴建申明亭,那些官吏们的罪行,也会在申明亭里告知百姓,其籍贯所在的县志也会记载。”

    “如今这些人既然敢犯下大案,就说明他们并不是特别在意名声。”

    “光是把他们的罪名公之于众,怕是难以吓住他们。”

    随着刘伯温的话音落下,李善长却眼前一亮,说道:“启奏殿下,既然是沉疴,那就该下一记虎狼药。”

    “刚刚殿下不是说了么,这些个官吏心中有底气,觉得朝廷会重视脸面。”

    “依臣之见,不如在哪里抓的官吏就在哪里审问,审问的时候再召集百姓过去观看。”

    “明摆着就是朝廷不会替他们遮掩丑事。”

    “再配合邸报和报纸,怎么着也能吓住一部分心怀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