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 > 第575章 国力碾压

第575章 国力碾压(1/2)

    随着天气渐渐变冷,时局也变得安稳了起来。

    秦国依旧在埋头进行着大发展。

    五国内的百姓依旧水深火热。

    华夏之外,随着秦人商队和使团的到访,塞琉古帝国和西边其他国家见识到了东方的富饶。

    于是大量的人们开始向往东方,一些国家的国王也开始派人东去。

    借着这股东风,西域的繁荣更加昌盛。

    乌孙靠着大秦小弟的名头,隐隐有成为西域第一强国的样子。

    这让月氏人很是难受……

    不管是和大秦的距离,还是和大秦的建交,又或者是商贸往来,明明是我先和大秦有关系的……

    而中原五国依旧在看着大秦一飞冲天。

    贵族想着搭上线,赚钱什么的先不说,许多人只想自保;百姓看着报纸上的美好、听着行商口中的秦国,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却碍于生存与现实很少有人敢于逃离故土。

    不过,有一个地方貌似有点意外。

    齐国,东部沿海某县。

    一个郡守看着面前从国都而来的命令,满脑袋问号。

    “请回禀大王,臣接令!”

    走完了流程,他给前来的王宫信使送了一笔孝敬钱,这是传统。

    别看这只是一个王宫里传令的小官,但这官可是能跟相国和大王说话的,他可能办不成什么事,但说点什么话给你坏点事还是很可能的。

    “不知,大王为何要下这种令啊?”

    让自己以郡守府的名义开造船厂,召集工匠研究可渡海的大船;但这个造船厂又不会是自己的郡守府管,而是要交给秦国商行。

    这命令真的是齐王下的而不是秦王?

    这不是用齐国的人力、物力为秦国做事吗?怎么?齐王已经在为以后秦国统治齐地留下属于他的政治资产了?

    虽然他不关心齐国死活,只要自家没事就行。

    但现在齐国毕竟还在,他也毕竟是郡守,说出去总归不太好听;他不关心国家,但关心自己脸面。

    “下官只知道,几日前有秦王特使而来,单独面见了相国和大王之后,大王就下令了。”

    传令官笑眯眯的说出了自己知道的消息。

    “据说,是秦王想要在日后派大军出海,这才试图研究大船,好像不仅齐国有,楚国内、原越地也有。”

    “我齐国能获得什么?”郡守问道。

    传令官摇了摇头:“在下不知,但大王估计是觉得,能以秦国之力研究大船,我齐国也能享受点好处吧。”

    好处?

    名义上的好处?还是能让你以后坐船逃跑?

    除非你能挡住秦国,否则一切的好处最后都是为秦国做嫁衣啊,而现在消耗的是齐国的力量啊!

    齐王如此,齐国没救了。

    郡守心里彻底坚定了这个想法。

    等下值后,我就去秦国商行那走一趟,看向秦王投诚需要什么诚意。

    ……

    “奸相误国!”

    齐国。

    临淄王宫前,一个中年官员在这里大骂后胜。

    齐王下令召集全国工匠研究大船的消息已经传开,而当得知是秦王要求如此做,相国后胜也劝说齐王答应后。

    齐国民众还好,只是叹息秦王果然威风、齐国抵挡不住。

    但也有人心里感觉极其不是滋味。

    耗我齐国国力,为秦国做事?

    齐王如此听话,要不干脆和韩王作伴算了?

    这个官员只不过是一个忍不住跳出来的人而已。

    宫门口,后胜的马车缓缓而来。

    看了这个官员一眼,后胜一言不发的走入王宫;其实他只是背锅的。

    他压根就没怎么劝齐王,而是齐王在和秦国特使见过一面后就答应了。

    无他,齐国没有抵抗的能力。

    走入王宫,后胜将这次带来的一些资料摆在齐王眼前。

    齐王翻看了一下,颓然道:“没想到,齐国会落到这步田地。”

    齐国经济撑不住了。

    原先的齐国,靠着海盐之利、文风之盛、商贸之强,经济是七国第一。

    但最近这两年,随着秦国的强盛,这些都渐渐失去了。

    尤其是韩国灭亡后,秦国直接和齐国接壤,秦国的精盐以极低的价格和更好的口感直接冲入齐国。

    技术上毫无进展的齐国,在盐业上一败涂地。

    现在,齐国国库已经连续三个月入不敷出了,国库里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千万钱。

    照此下去,不用一年,齐国朝廷就得面临发不出俸禄的情况。

    齐王估计,另外四国估计也是一样的情况,甚至更严重。

    现在整个天下,所有贵族交易用的都是秦国货币,齐国的货币……几乎失去了作用。

    而秦王说了,只要齐国这次能与秦国合作船厂之事,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