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儿子的这句话,椅子上的中年男人眉头一皱:“再说这种胡话,小心为父罚你……”
“你除了会罚自己儿子,还能罚谁?”
少年义愤填膺,男人目瞪口呆。
这逆子,是要造反不成?
“爹!你醒醒吧!”
少年蹲在父亲身前:“自你丢官回来封地后,朝中还有谁记得你?”
“如今大王昏聩、相国弄权,朝中人人自危,你总是以齐国忠臣、先王老臣自居,可为什么你这等人现在只能留在家中枯坐?”
“照我看,与其让您在齐国如此消沉下去,我们还不如去秦国算了!”
“至少那秦王不会让臣子如此冤枉!”
男人看着面前的儿子,一时居然感觉有些陌生。
这个为秦国说好话的人,真的是自己儿子?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男人咬着牙,一字一句的问道。
少年目光坚定:“不就是让我们家换一个国家过日子吗?如果能让父亲开心一点,换个国家也没什么。”
男人抬手欲打,可手却怎么也挥打不下来。
他不仅是长子、嫡子,还是自己从小寄予厚望的家族希望啊!
“爹,放弃幻想吧,齐国自从您称赞的先王后死去,就已经没落了!您不应该为一个没有希望的国家消沉,您不是还有梦想吗?儿小时你不是还告诫我……”
听着孩子的话,男人拿起了桌上那期报纸。
【“寡人的佩剑,从今天起将为大秦百姓而挥!”
大王此话,刚出口时就引得殿内群臣顿时长拜;大秦有此明君,民之盛世指日可待!
而为将此理念传达各地府衙、官员,当日下午,廷会就草拟出了关于学习秦王‘为百姓挥剑’思想的工作计划,要求各级官员将此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强化……
……
工作安排结束后,廷会一时陷入了沉默。
廷会官李斯良久后,面带忧虑的看向东南方道:‘吾已居高位、秦已见曙光,家乡却深陷泥潭、乡亲挣扎求生,本官心痛之至啊!’
落笔时,笔者不由得思考——大秦是否还有如李廷会一般心忧家乡的外地官员?
或许,只有当秦王思想深入到每一个村后,这个问题才能有答案……】
男人放下了报纸,心里五味杂陈。
他可不是那些会被这报纸引得心向秦国的平民,这报道无非就是显得秦王多么爱民、秦国多么好而已。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些事上,秦国真的付出了实际行动。
秦王将此事直接摆在报纸上通传天下,并且秦国让各地官员都学习这种思想……这两件事,估计是真的。
“爹,你觉得我刚才说的怎么样?”
身旁,少年眼巴巴的看着他。
男人摸了摸他的脸,随即忽然冷下脸来:“滚回自己房中去!三日不准出屋!你既然这么喜欢秦国报纸,那就把这张报纸上所有内容都抄三遍!”
“下次再让我听到你这种叛国之言,为父就把你交给大王处置!”
在少年那不敢置信的目光下,男人喊来了管家,强行将少年关了禁闭。
这本来只是一件家事。
可当天晚上,这个消息就传到了城中的秦国王族商行内。
秦国三大行的商铺,几乎都负担着一定程度的情报打探职责,而这个情报,显然很有趣。
第二天,这消息到达了齐国临淄。
相国府。
后胜将写有这情报的纸张放在了桌案上,而这桌案上已经有了十几张情报纸。
秦国人给他钱了,希望能帮忙物色一些在齐国不受待见的官员。
对此,后胜很是乐意帮忙。
齐国不可能跟秦国一样搞那么多动作,自然也没办法多出一些衙门,而在现行体制下,官位就那么多,后胜还希望紧着自己人来呢。
于是他将所有被他整过、且他认为秦国有可能拉拢、人品也还行的官员名单都给了秦国人。
秦国人则定期汇报一下监视的进度,好方便后胜做下一步动作。
后胜与曾经的郭开如出一辙:是个真小人,可拿钱也真办事!
而且他比郭开多了一个加成——他对田齐王室有恨。
这导致哪怕秦国人不找他,他也会想方设法的整垮齐国,秦国人只是给他的行为送出了一个来自秦国的掩护。
“若是那个秦国商人来了,你就让他进这间房,别的不用管。”
他给管家吩咐了一声,随即准备前往王宫。
在齐王田建面前,他还是个殚精竭虑的相国形象,这是他保持权势的基础。
可进了王宫,当他打算向齐王建汇报一些政务时,齐王建却一脸愁容的打断了他。
“相国先看看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