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刘备是见过面的,当年刘备客居在袁绍麾下时回过一趟老家,那时祖父和父亲还在世,刘备跟他们聊了一整夜,但那时自己年纪还小,而且没觉得刘备有啥特殊之处,所以就没怎么搭理。
但谁能想到刘备会一路逆袭登基称帝啊,早知道的话当年说什么也得跟着刘备一起走了。
所以对于此次出使,刘骏跟徐庶一样是希望谈判成功的,谈判成功的话刘备很快就能打进中原一统天下,届时凭借自己是刘备堂侄,自己祖父又资助刘备的恩情,怎么着也能捞个侯爵吧。
公爵他不敢奢望,但侯爵还是板上钉钉的,前提是刘备能打回来。
刘备若打不回来自己的爵位可就没希望了,自己总不能把整个家族都迁去江陵吧,就算自己愿意曹丕也不同意啊。
刘骏说道:“我已经很久没见过叔叔,想不起来他长什么样子了,元直叔,你觉得叔叔会同意士族的条件吗?”
徐庶摇头道:“八成不会,汉中王是什么人,当年面对先帝那么大的压力都没屈服,如今又怎会向士族妥协,所以咱们去联络下感情就回来吧,理念之争多说无益,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战场上的。”
徐庶也想谈判成功,但他太了解刘备了,刘备若是轻易妥协的人早在徐州的时候就投靠曹操了,哪还会有今天?
两人谁都没再说话,各自想着心事埋头赶路。
……
“什么,元直要来?”
早晨一封书信送入皇宫打破了宫中的宁静,收到书信的刘备看到内容兴奋的当场跳起,迫不及待的吼道:“快将二弟三弟还有丞相喊过来,告诉他们万分紧急,务必放下手头事务火速赶来。”
吩咐完毕又将目光投到信上,盯着徐庶的名字双手颤抖,整个人兴奋的像个孩子。
他的脑中本能的浮现出了与徐庶的曾经,当年他被曹操追的满世界跑,绝望之际徐庶化名单福突然出现助他连克曹军让他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他原以为有徐庶辅佐大业有望,谁料曹操那个狗东西不讲武德竟绑架徐庶母亲,逼迫徐庶前往许昌,徐庶无奈只能离他而去。
尽管如此,徐庶临走之前依然向他举荐了诸葛亮,也正是这次举荐才有了今天的大汉,否则没有诸葛亮的话,刘备估计连赤壁都熬不过去哪还会有今天?
“十几年了,终于可以再次见到元直了。”
想到即将与徐庶再次会面,刘备的心比见初恋女友还火热,恨不得现在就飞去徐庶身边,将自己能拿出的好东西全部送给他。
很快关羽张飞诸葛亮联袂到来,刘备不等他们行礼便跑到面前递上书信说道:“你们快看谁来了?”
三人看到书信齐声惊呼道:“元直要回来?”
这个名字勾起了关张太多回忆,两人愣了许久才兴奋道:“太好了,终于可以再次和元直并肩作战了。”
诸葛亮却蹙起眉头忧心忡忡的说道:“事情怕没那么简单,曹丕不会无缘无故的放元直过来,元直此来肯定有着重要使命,而且陛下别忘了,曹丕篡位称帝之时,元直可是上过劝进表的。”
当日曹操去世,中原士族集体上书劝进支持曹丕称帝,徐庶就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说徐庶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大汉叛臣了,这个时候来找刘备肯定不是帮助刘备对抗曹魏的。
诸葛亮跟徐庶虽也是好友但比刘关张冷静理智的多,早在徐庶向曹丕上书劝进的时候就不对徐庶抱有幻想了。
诸葛亮的话将刘关张拉回了现实,三人脸上的笑容全部僵住的同时,看着书信集体陷入沉默。
沉默许久刘备才猛甩脑袋将思绪拉回现实,悠悠叹道:“元直为何要向曹丕上劝进表呢,糊涂啊。”
给曹丕上劝进表背叛的可就不是刘备而是大汉了,这种情况下徐庶就算想回来刘备也不敢重用呐,徐庶此举算是把在刘备这边的路给走死了。
尽管如此刘备依然试探问道:“丞相,你说元直当日是否有什么苦衷啊?”
都到这个时候了刘备依旧对徐庶抱有幻想,可见他对徐庶的感情有多深。
诸葛亮却摇头道:“陛下,咱们在这里瞎猜没用,还是要等元直来到江陵问明来意之后再做决定。”
徐庶的信中只说奉曹丕之命出使南汉并未说明来意,因此刘备等人暂时还不知道徐庶过来干啥。
值得一说的是曹魏上下虽称大汉为伪汉,但在正式国书中自然不能这么叫人家,只能捏着鼻子称其为南汉。
听到要等刘备有些不乐意了,试探问道:“要不将安国喊来问问。”
遇事不决问关兴,问完再做决定已经成了他们四人的条件反射,现在这种时候刘备本能的想到了自己的好侄子。
诸葛亮却摇头道:“安国了解的历史从云长败走麦城之时便发生了变化,这事他也没有参考案例,找他没用,还是耐心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