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翔图书

字:
关灯 护眼
蓝翔图书 >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 第111章 烽火连寨

第111章 烽火连寨(1/2)

    阴山南部,黄河岸,火光通明,亮如白昼。

    一队队火龙,轮换不休,一遍遍的冲击着大寨。

    一簇簇鲜血狂飙,一摞摞的尸体堆积,宛若一层层高磊的人命阶梯。

    鲜卑士兵悍勇无比,他们紧握刀兵,红着眼睛,嚎叫着,冲击着夏军大寨,不知后退为何物。

    面对这种惨烈且高强度的战场,哪怕夏军是占据地利,寨墙上居高临下,依然在长时间的僵持中,逐渐乏力。

    甚至绵延十余里的的渡口防线,都在摇摇欲坠,随时有可能被敌军突破。

    定襄渡口虽然不过三千丈,但因为正值寒冬腊月,天气最冷时分,不但冰冻千尺深,更是冰冻万丈寒。

    大面积的河段被冰封,这么长的防线,鲜卑人在越过黄河后,自然可以选择性的,向东西两侧辐射,并投入更多的兵力。

    防线是固定的,正面战场上,攻守双方一次性最多能投入多少兵力,未必固定。

    这种情况下,敌我双方近十万的兵力,投入到攻防战争中,轮番交攻,不断消耗。

    鲜卑人底蕴深厚,强兵悍将多如牛毛,各部头人麾下精锐士兵也不在少数。

    此番轮攻交替,前赴后继,悍不畏死的进攻,并州各部将领压力山大。

    战事惨烈,防线动摇,一身黑色铁甲的张辽,手持长刀,矗立中段寨墙。

    他环顾定襄渡口,火光映照出,森寒的刀兵,和密密麻麻的人头。

    张辽眸光森森,心情凝重:“大人,戌时已至!”

    “戌时了吗!”三丈六尺高大寨楼上,主将郭藴,抬首扫了眼天空,若隐若现的弯月。

    莹莹的月光下,传来的激烈喊杀声,他知道士兵们几乎已经到了极限。

    他心中思虑,不再犹豫,果断道:“命令下去,让各部准备!”

    “今日的战事...该结束了...”

    “诺!”早已准备多时的传讯兵,迅速领命离开。

    大战至此,从辰时至中,从午时至酉时,在到如今天色夜淡。

    僵持了近十个时辰,郭藴麾下的士兵已经快到极限。

    可以说,此刻的黄河渡口,第一道防线,在鲜卑人猛烈的进攻下,崩溃已成定局。

    区别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一点军中众将皆明,不能存有侥幸。

    因为他们麾下的士兵,与鲜卑人的精锐战力,确实有很大一段差距。

    往日里,在北方城防交战中,士兵们占据着大型的地理优势,看不出什么...

    然而如今,鲜卑人汇兵定襄渡口,从黄河北方,决战南下...

    士兵们直面鲜卑人,最精锐的前锋战力,持续高强度的僵持放血...

    如此情况下,敌我双方士兵之间,任何一点的差距,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扩大加剧...

    作为曾经的雁门郡守,郭藴的守城经验,可谓是丰富无比。

    他在士兵达到,极限的临界点之前,果断下达了,逐级撤军命令。

    “呜呜!”传讯兵离开没多久,长短不一的号角声响彻夜空。

    与此同时,收到信号,各部浴血厮杀的将士,瞬间惊醒。

    防线后方,炮兵总指挥魏续亦果断下令:“上火油,所有石炮,全部焚毁!”

    “一架都不能…留给鲜卑人…”

    “快…泼油…点火…”

    “速度要快!”随着命令下达,士兵们尽管心中惋惜,但还是一丝不苟的执行着军令。

    “烘烘!”随着火焰窜起,挟着风势,沿着易燃的火油熊熊燃烧。

    转瞬间便将雪地中,一架架沉重的石炮器械,笼罩在火焰之内。

    这些战争重器,都是后方数万工匠大师,一百多个日夜的心血之作。

    前后两日,一共只发射了不到九十波石弹,几乎是崭新一般,但此刻却在火海中化作黑灰焦炭。

    摧毁往往比建设来的更容易,耗费了海量的人力物力,和数十万匠师的精力打造的器械,焚毁只在一瞬间。

    这让很多人心中痛惜,却没有丝毫办法,石炮的威力很大,但威力大的同时,也有着它的局限性。

    威力大,体型大,造成了组装困难,和运输不便。

    夏军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在厮杀惨烈的战场上,将其运走,最后只能昙花一现,被无情焚毁。

    后方的石炮如此,寨墙上的曹性也下达了命令:“上火油!”

    “全部泼上去,一罐不留!”

    “泼油…点火...所有寨墙…全部点燃…”

    “今日让这些胡狗…尝尝炼狱…烤肉的滋味…”

    随着夏军一队队士兵,退出寨墙,层次有序的撤离,后方袍泽早有准备。

    他们一个个面色沉着,提着油桶,串着瓦罐,蓄势待发。

    “砰啪!”随着陶罐破裂,一簇簇粘稠的油脂溅射在木桩表面,漆染在寨墙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