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宝石唱片。
录音棚里,秦婉还在练歌。
两天前,当时明月在给了宝石唱片十首歌,冯镇信守承诺,全都放进了秦婉的新专辑里。
但也有一个前提条件,她得在半个月里把这首歌都练好。
否则就算在月底把新专辑发了,质量不行也同样没机会提名二月初的金曲奖。
于是这两天秦婉几乎每天十八个小时都泡在录音棚里。
就这样却连一首歌都没练出来。
不是因为秦婉太菜,而是这十首歌都太难了。
《光年之外》《等待》《煎熬》《青藏高原》《天亮了》《阿刁》《死了都要爱》......
每一首歌都对高音转音等技巧有极高的要求。
就像秦婉现在练的这首《光年之外》。
虽然高音的地方只有一两处,秦婉扯着嗓子还是能唱上去。
但这首歌真正难的地方在于大量的真假音转换,这对歌手的嗓音控制能力要求极高。
同时音域跨度也极大,主歌时低八度,副歌时陡然高八度。
秦婉的嗓子属于温婉轻柔型,当初方城给她选的都适合她嗓音特点的温柔情歌。
在练歌时又陪她抠细节,为她量身改编,力求让她的每一首歌都完美无缺。
所以秦婉才有了“温情小天后”的称号。
可现在在宝石唱片,冯镇只想压榨她最大的价值,把她当做拆散唐时月和方城的工具,怎么可能迁就她?
做得到你就有价值,做不到,那就滚蛋。
秦婉练了一天的《光年之外》,实在是力有未逮,便想着换一首歌试试。
于是她选了《死了都要爱》,这首歌名就适合她现在的心态。
不管怎么样都要挽回老公,这不就是死了都要爱吗?
然而,这首歌同样给了秦婉当头一棒。
练第一遍的时候她就破音了。
这么高的音,是给人唱的吗?
她只能又换,《煎熬》,同样是高音,唱的她嗓子疼。
再换,《阿刁》,音没那么高,但她怎么都唱不出满意的感觉。
继续换,《天亮了》,好家伙,比《煎熬》的音还高。
《青藏高原》,好嘛,这是要把她的嗓子给废了啊。
练了两天,润喉片吃了五盒,秦婉忍不住怀疑当时明月在是故意在整她。
于是今天白天她去找冯镇说了自己的怀疑,结果被冯镇臭骂了一顿。
“秦婉,你知道公司买这十首歌的演唱版权花了多少钱吗?你自己废物不要紧,但要是让公司的投入打了水漂,那我就别怪我不客气!”
秦婉灰溜溜地出来,周腾达告诉她,当时明月在又涨价了,现在一首歌是七百万的演唱版权。
这十首歌就花了公司七千万,还有后续的收益分成,公司只能分到两成。
可以说不管这张新专辑卖出多少,公司都是铁亏。
要不是想利用她让唐时月回心转意,冯总是不可能在她身上投入这么多资源的。
如果唱不好,估计公司会安排她去陪酒。
公司有很多人脉需要维护,秦婉长得漂亮又有名气,她去陪酒效果应该不错。
秦婉没办法了,现在她只有华山一条路,必须练好这十首歌!
这可苦了音乐总监,冯镇下了死命令,月底前秦婉的新专辑必须上线。
他不敢怠慢,只能每天都来陪着秦婉练歌。
可秦婉的实力就这样,他也没办法。
晚上十二点,秦婉又练完了一遍《光年之外》,音乐总监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
“这次还可以,秦婉,继续努力!”
秦婉疲惫的神情顿时振奋,“真的?太好了,张总监,我再练一遍!”
看着秦婉兴奋地走进录音棚,音乐总监无奈摇头。
他刚才只是为了鼓励秦婉,实际上秦婉的演唱距离他心里的合格还差个十万八千里。
他忍不住想,要是唐姐来唱这十首歌,那一定会非常完美。
不过,宝石唱片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纯粹的音乐公司了。
唐姐离开是对的。
两周后。
娱乐圈越来越多地开始讨论起了金曲奖。
华夏乐坛以前有诸多奖项,名目不一,良莠不齐。
后来华夏音乐平台创立了“金曲奖”,邀请了德高望重的乐坛名宿组成评委团,选出当年的十大金曲,以及最佳男女歌手、最佳新人、最佳词曲人等。
很快“金曲奖”就成为了华夏乐坛最权威的颁奖典礼。
哪怕只是获得提名,对歌手的身价也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当年唐时月就是获得了最佳新人,一举成名,从此走上了第一天后的无敌路。